第八十七章:天命之争,第八境传说,盛世来临,仙子请自重

大夏文圣 七月未时 5705 字 2022-09-22

大夏书院。

顾锦年望着苏文景,有些好奇。

“请先生赐教。”

虽然不知道苏文景到底想要说什么,但如此认真与严肃,不得不让顾锦年虚心请教了。

“锦年。”

“你今日展现出绝世才华,老夫也是深感震撼。”

“诗词方面,你可为天下一绝,但你一定要记住,儒道一脉,需要的不仅仅是诗词那般简单。”

“也不是经义。”

“而是三不朽。”

苏文景开口,他很认真,提出三不朽之事。

顾锦年听后,有些沉默。

他知道三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

此为圣人三不朽。

做到这三样不是圣人也是圣人。

但这三样想要实现很难很难,没有一个是容易的。

立德,一生品德高尚,这个可不是说说而已,当你要立德之时,你就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不能做,会被圣人的框架给束缚。

所以立德这东西,顾锦年暂时不会去考虑,不是没有德行,而是太过于长远,自己连未来的路是什么,都没有去思考清楚,那么这個立德就不行。

儒道学术有诸多,唯独选择自己想要走的路,才能去立德。

立功这个还好,即便是没人说,顾锦年也会去做。

为国家建立不朽功劳,对自己来说也有好处,开疆扩土,平判造反,为民伸冤,这些都算是立功,无非就是功劳大小。

至于立言。

这一点,才是真正恐怖的,立言不是喊几句口号,我要如何如何如何。

真正的立言,是开创出新的学问,道出真正的禅意,让儒道有新的改变。

这才是立言。

立下学问。

至于儒道第三境立言,则不是三不朽立言,而是立下读书之言,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对于立言,顾锦年也有些想法与思路,只是现在的自己,还不适合真正立言。

无功名者,无法立言。

原因无他,你没有功名,没有影响力,即便是立下学问,谁愿意听你的?

唯有足够的影响力,你才能去立下学问,不然就是徒增笑话。

也正是因为这点,天命圣人才著下儒礼,让天下读书人去当官,用影响力传播自己的思想。

“先生,三不朽距离我来说,还是太遥远了。”

顾锦年摇了摇头,他明白苏文景的意思,但他也看得清现实。

只是还不等顾锦年继续往下说,苏文景便摇了摇头,看着顾锦年道。

“锦年,你可知为何成圣难吗?”

苏文景开口,如此问道。

“回先生,不知。”

顾锦年认真回答。

“就是因为,所有人都说成圣难,让你做好现在,一步一个脚印,不要好高骛远。”

“可越是如此,越是给自己找理由。”

“无非就是觉得成圣难,认为自己做不到,不想背负天大的压力罢了。”

“无论成圣难于不难,但这世间上有人成圣了,就意味着可以做到。”

“锦年,若你有成圣想法,你就必须要从明日开始,好好思量三不朽。”

“当你抬头时,你眼中不再是世间万物,而是圣位。”

“明白吗?”

苏文景声音如洪钟大吕一般,在顾锦年脑海当中震颤。

苏文景之言,可谓是字字珠玑。

自己为什么知道成圣难?

是因为所有人都告诉自己,成圣很难,难于上青天。

人面对困难时,第一反应就是避免,如果避免不了,则会想办法让难度降低。

天下读书人的想法,都是选择后者,为什么选择后者?

美曰其名是将目标分成几档,今天完成一部分,明天完成一部分。

可实际上呢?越是如此,就越不可能做到。

这就好比戒烟,从明天开始戒烟,不过一口气戒是戒不掉的,所以减少量慢慢来。

一般这样做的,九成九都做不到。

尤其是成圣这种事情。

必须要一口气直达。

不要有任何妄想。

天大的压力之下,才会破茧而出,一路登顶,不可泄气。

“锦年。”

“如今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以选。”

“与天下芸芸众生一般。”

“亦或者,直视困难,以大智慧,大毅力,直达圣位。”

“今日,你著诗四篇,更是有勇气道出不同经义,老夫相信,你有资格,你也有能力成为圣人。”

“而这一切的一切,只在你的选择当中。”

“锦年,老夫不是现在让你现在做出选择。”

“而是你要有一个思考,从现在开始你就要想清楚,想明白。”

苏文景并非是让顾锦年现在就去设立目标,而是希望顾锦年从现在开始就要去思考这件事情。

否则的话,等到想去做的时候,其实已经来不及了。

“先生赐教,学生明悟。”

顾锦年点了点头,他心中有了想法,但每个人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不可能因为苏文景这么一说,顾锦年马上就去立下目标。

还是需要事物让自己有所启发。

而此时,苏文景继续开口。

“天命之事,老夫今日就彻底告诉你。”

苏文景开口,说第二件事情。

“好。”

顾锦年回答道。

“锦年,你可知天命之说?”

苏文景开口道。

“知道。”

“书籍中有记载,天地之间,每隔五百年会诞生天命,若有天命者,则可踏入第八境。”

“儒者成圣,道者成仙,僧者成佛,妖者化龙,魔者乱世。”

顾锦年缓缓开口,回答天命之说。

神州世界有天命之说,任何体系只有七个境界,而这七个境界都属于正常范围内,一般来说第七境就已经算是极限了。

而想要踏入第八境,则必须要得到天命认可。

若无天命认可,譬如说顾锦年,众人说他有圣人之资,这个圣人之资,指的不是天命圣人,而是儒道圣人。

天命圣人古今往来只有四个。

得天命成圣者,意义极大,只怕拥有不可思议之力。

“恩,天命圣人,乃是儒道至高境界,若成为天命圣人,一言可灭一国。”

苏文景出声,有些感慨道。

“一言灭一国?”

听到这话,顾锦年有些咂舌,这有些恐怖吧?

不,不是恐怖,是有些吓人吧?

“天命圣人,得天地认可,可上达天听,就好比匈奴国,若是锦年你成为了天命圣人,你认为匈奴国所作所为,过于凶狠,只需要开口,必可言出法随,匈奴国将会引来灭顶之灾。”

苏文景淡淡开口,显得无比平静。

只是此言一出,顾锦年是彻底震撼了。

言出法随。

一言灭国?

要有这种能力,自己还需要担心这个那个?

不早说?

说实话,顾锦年对儒道的信息还是很少,主要是没人跟自己说啊,而且大部分市面上的书籍,都是在说什么儒道修浩然正气,谁说过儒道有多强多强?

就好比之前问夫子的时候,自己还特意问过,可以不可以唇枪舌剑,诗词杀敌?

结果得到的答复就是,让自己少看点乱七八糟的书。

“文景先生,学生目前有一道天命,是否意味着,学生若是成儒道圣人,就算是天命圣人?”

顾锦年开口,如此问道。

“不。”

苏文景摇了摇头。

“拥有天命,只能代表你有资格争取天命圣人。”

“而且此次天命与曾经不一样,这一次是天命盛世,这天地之间,会有诸多天骄出世。”

“大金王朝,大夏王朝,扶罗王朝,还有中洲王朝,这些地方都有天命加持,你的竞争对手会越来越强。”

“而且如此之多的天骄,只有一个人可以脱颖而出,成为天命者。”

“儒道有优势,但也只能说有优势,仙道,佛门,妖魔道,儒道,皆然会去争抢这天命,所以不一定就是儒道文人可以得此天命。”

“所以,你现在要开始争抢天命了。”

苏文景出声,告知顾锦年要开始争抢天命。

“争抢?”

“先生,这?”

倒不是顾锦年没胆子,而是争抢这种东西吧,容易惹事上身,自己现在还没底蕴。

“锦年。”

“你要记住,四十九道天命,谁占据最多,到了最关键时刻,谁就最有优势。”

“天命选择你,同样的,它也可以离开你。”

“若你不争,天命自动离开,这还好些。”

“可你有雄心,并非是不争之人,所以你未来会面临一个又一个敌人,他们会来争夺你的天命。”

“这些还好说,毕竟输了不至于死,可以你之才华,大夏王朝九道天命,只怕你要占据一半。”

“那个时候,就算你不想争也没用,若有人成为天命者,必然要将所有天命收走。”

“你一但失去天命,便输的彻彻底底,可能连命都不保,这条路只允许一个人走到尽头。”

“无有仁义之说。”

“锦年,如今已经不是你想不想,而是别人愿不愿意的处境了。”

苏文景警告道。

将天命之争全盘说出。

顾锦年有些沉默。

他还真没想到,这个天命之争竟然如此恐怖。

涉及到了这么多事情。

已经不是自己愿不愿意争,想不想争了。

踏入天命之争,自己不想争也不行。

“学生明白了。”

“不过,敢问先生,大夏诗会为何出现天命?”

顾锦年点了点头,心里有数了,同时也很好奇,大夏诗会为什么会出现天命?

“大夏王朝有九道天命,你我还有苏怀玉各三道,国运三道,以及书院有三道,而这书院三道,并非是分给大夏文人共享。”

“而是这三道,只会给大夏最优秀的存在,大夏诗会,乃是最为隆重的盛典之一,天地有所感应,自然而然会出现天命。”

“甚至三道国运天命,你也可以获得,只需要你建功立业,为国家效力,为百姓伸冤,你便可得到天命。”

“这也是为何老夫让你必要参加大夏诗会的原因。”

苏文景给予回答。

四十九道天命,大部分是没入了各国朝廷以及书院当中,可实际上他们是在等待,等待有缘人。

“明白了。”

顾锦年明悟。

“其实,上次你为百姓伸冤,理应当可获得一道国之天命,但你毕竟没有功名在身,还欠缺一些火候,若你能继续为大夏百姓做实事,相信下一道天命你就有了。”

“算起来的话,你独占三道天命,已经算是领跑众人了。”

“但需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无论如何,都不要太狂妄。”

苏文景缓缓开口。

“我才一道啊。”

顾锦年装傻。

“顾老爷子有一道,早晚也不是给你的?”

苏文景没有拆穿,只是微微一笑。

这话一说,顾锦年不由笑了,跟聪明人聊天就是好啊。

“锦年,这个赌约老夫已经彻底履行了,也算是言出必行。”

“你要不要与老夫再来一个赌约?”

很快,苏文景微笑,询问顾锦年要不要再来一个赌约。

“学生为人君子也,从来不赌,所谓小赌怡情,大赌伤身,可学生从小便与赌毒不两立。”

顾锦年摇了摇头。

因为不知道为什么,他就觉得苏文景在挖坑。

而苏文景虽然不知道顾锦年说些什么,可还是微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