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页

砚池春雨 揪住 796 字 2022-09-21

是以,周砚景和郑开提前令众位学士出题,后将人安置在内廷住下,有专人严密看守,防止泄题,待殿试之日,再将人请出来,一同校考众举子。

他们则负责将学士们拟出的考题呈给皇上,由皇上选出一题,再详细讲解,以便他融会贯通,钦定状元等人时不会出差错。

今日早朝一散,周砚景便和郑开一同来了勤政殿。

小皇帝周承州在殿里坐着,眼里还含着打哈欠逼出的泪,一看他们进来,忙使劲眨巴几下眼睛,将眼里湿气驱散,脊背猛地挺直,姿态端正。

“参见皇上。”周砚景与郑开拱手行礼。

“太傅、小叔叔。”小皇帝脆生生的嗓音尤显稚气。

时间紧张,郑开走上前将手中的考题铺在周承州面前,开门见山地说:“这是后日殿试上用的考题,还请皇上仔细看看,对哪个见解较深,圈选出来,微臣与景王好细细为您讲一讲。”

散朝后,周承州便由宫人护着,直接来了勤政殿,明黄庄重的龙袍还没来得及换下来,虽然合身,但是繁琐隆重,小小的身子被层层叠叠的衣裳覆住,连抬手都有些勉强,只有圆嘟嘟的脸露出来能活动自如,一丝不苟地看着长案上的考题。

只可惜,他目光灼灼,恨不得将眼前的纸看出个洞来,也没能选定,水汪汪的眼睛不敢瞧眼前辛苦教他的郑太傅,求救般地望向一旁背手立着的周砚景。

看着和已逝皇兄如出一辙的眉眼,周砚景阖眼。

皇兄之独子,该受万般宠爱,如皇姐家的筠儿一般自在开怀。却……年纪尚小,便身处万人之上,可百官万民不会等他慢慢长成,稚嫩的肩上担子日渐沉重。

沉声道:“里头有一题,太傅年前刚讲过。”

新帝登基,按例会开恩科,不过周承州两岁登基,实在年幼,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