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的楼上,漆红的牌匾上烫金的宁山城三个字。

城门口还有几个官差在两边把守,手中握着一把木棍的红缨枪,头盔的顶上尖尖的,确实比较像电视剧里的样子。

到了城门口,马车在城门口的马厩中休息吃草,城内的马车都是官员的,这种平民的马车进不去,更别说是走马了。

进了东城门两边摆着不少的摊贩,有卖脂粉的,有卖发簪的,有卖器皿的,应有尽有,倒是让人开了眼。

周围每一家商户都将自家的东西放在店铺的外面,挂着各式各样的招牌,街上的行人穿着各式颜色的衣服,姑娘们摆动着水袖的衣摆,挥舞着团扇,后面还跟着不少的丫鬟,穿着都比任何一个平常人要好。

再往前是一个高高的木制的架子,上面摆着各式的灯笼,还有卖红绸的,多种多样,朱九儿第一次看到这场景,如今的她倒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了,什么都觉得新鲜。

大概是头一次真的感觉到古代的古色古香,还有古代集市上的繁华和热闹,所以才觉得新鲜吧。

走上一段路,就看到卖元宝蜡烛的,不少人在买,想来寺庙也不会太远,跟着那些买元宝蜡烛的就对了。

走了不知道多久,总算是到了那座寺庙前,鸣山寺。

寺庙的香火很鼎盛,看得出这里拜祭的人很多,想来那先生应该就会在这里才对,毕竟人多的地方才有生意。

可等了一天也没有等到人,四下打听了一番,那书生名叫段明轩,每天都是傍晚的时候出来,帮了写了家书换些钱,晚上就去买一些东西吃,生活过的十分拮据。

“前两天刚被知府的小公子打了,这几天应该不会出来了!”一边的大婶又说了一句。

“那你们知道他住在哪里吗?”又被打了,那这小伙子肯定一肚子的火,出不来又没钱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