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页

萨沙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了,把他写死我哭了整整六天。他的反叛,他的玩弄,最初看起来是那么荒唐,那么残忍,可到后来又觉得,这个世界对他来说本就没有道理可言,那么他想做什么,为什么还要追究个什么道理呢?

索尼娅·杜涅奇卡(hr Дyheчka)

原创人物。

名字来自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当中女主角“索尼娅”和男主角妹妹名字“杜涅奇卡”的合并简化版。

我在文里并没有交待清她为什么要帮克格勃监视尤利安,因为说起来各种理由都可以,她的出身,她的立场,甚至可以出于情感这些读者朋友们可以自行想象,思考空间会比较大。她对主角们的感情也是复杂的,需要去细细体会。她最后的自杀,其实算不上有多伟大,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尤利安下台,她就算是克格勃的人,帮忙瞒了这么久,也一样逃脱不了罪名。那么死三个和死一个的情况下,她做了选择。但伟大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的是,至少索尼娅是清醒的,她的确看清了局势。

叶甫根尼·佩特洛维奇·皮托符拉诺夫

(eвгehnn Пetpoвnч Пntoвpahoв)

历史真实人物。

克格勃驻卡尔斯霍斯特机关主任的位置其实一直在变动,本文全部设定为他,那么与尤利安一样的是,他也在这个位置上坐得足够久了。

那么,他是否也会被别人害怕?是否也会被别人忌惮呢?

他为什么甘愿去成为一颗弃子我没有明写,因为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也是被迫做的这个决定。这么一看来,无论是谁,还真的都逃脱不了。

当然,历史上他没死这么早,任期也只有四年(1953-1957)长得文质彬彬,戴着个金边眼镜,却爱好打野猪,让这个人在一众机关主任里脱颖而出,被我相中,结果给了他这么惨兮兮一个结局。对不起了上校,请放过我吧呜呜。

历史上1957-1961任卡尔斯霍斯特机关主任的是阿列克桑德尔·米哈伊洛维奇·科洛科特夫,这位与克格勃主席谢列平一直不和,谢列平最终搞定了他削弱了东柏林克格勃的力量,所以叶甫根尼的经历也借鉴了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