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番外 薪尽火传【修】

求生倒计时 木兮娘 4657 字 2022-10-19

京都,临安郡王府。

广东参奏广州知府的折子雪花似地飞进京都,赵白鱼一下朝就被元狩帝喊到身边,一块儿朝御花园走去。

皇宫近几年翻新,把东宫迁出去,御花园便也随之扩修,里面搬进五湖四海而来的奇珍异宝,是元狩帝近日来最喜欢去放松的地方。

元狩帝遣退宫女太监,招呼赵白鱼朝岩石洞里钻,沿着狭窄的阶梯走到最上面的一个小亭子,负手俯瞰御花园说道:“五郎还没到这里头瞧过吧。”

赵白鱼站在他身后,看向前方铺了一层金光的湖面,“还没,不过确实风景如画。”

元狩帝两鬓斑白,腰背佝偻了些,前两年大病一场后便衰老得厉害,许是意识到霍惊堂的确不可能如他所愿登基,也瞧见底下几个皇子被文武大臣教养得颇有出息,慢慢意识到早年犯下的过错,对待亏欠良多的赵白鱼便更是温和,真拿他当子侄辈看待了。

“我亲手勾勒的图纸,湖里还有三丈高的太湖石,也是朕从内库里偷偷支取的银子,还因此挨户部的骂,可你瞧是不是很神俊?这钱是不是花得值?”

元狩帝像个老小孩,花大钱挨了骂但是不悔改,洋洋得意。

赵白鱼也诚实回道:“玲珑剔透而重峦叠嶂,形奇色艳,奇绝尤甚,物超所值。”

元狩帝开怀大笑,他最近几年是越来越喜欢和赵白鱼说话了。

拍了拍栏杆,元狩帝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赵卿,你同朕说句实话,你属意谁?”

赵白鱼知道弦外之音是立储,他只说道:“国之大事,非臣一家之言。”

元狩帝啧了声:“你私底下悄悄和我说,这周围没别人,朕又不一定采纳。”

赵白鱼还是坚持:“臣有教无类,一视同仁,诸皇子一样优秀,也没兴趣参与有的没的。”

元狩帝拉下脸:“你一边说是国家大事,一边又说有的没的,合着糊弄朕?”

赵白鱼不惊不惧:“臣惶恐。”

“……”元狩帝很无奈,瞪了眼越来越油滑的赵白鱼,面对他时的姿态是越来越像霍惊堂了。“朕视爱卿你为心里唯一信得过的知己,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寻个空档,与你交付心事,你倒好,句句敷衍!唉,朕知道,都是瞧着朕老糊涂了,是朕早些年太不近人情,以至于你们现在各个埋怨朕,不愿与朕亲近。子鹓是一个,老五也是——朕都把老三从宗正寺放出来了,可老六还是不愿回京!你脾气最好,最不记仇,朕原想着你也能回报以相同的感情……”

英雄迟暮,帝王示弱,最令人心酸。

“陛下对臣的好,臣铭记于心。”赵白鱼挺冷酷无情的,丝毫不顾虑老人家的脸面。“如果您‘心里唯一的知己’这话前天没和恩师说过,臣可能就信了。”

元狩帝挠着手背,眼神挺飘:“你们师徒两还挺无话不说。”

赵白鱼沉默。

片刻后,元狩帝说:“行吧。广东的折子先放着,但是还得骂一骂,赵砚冰是你教出来的学生,行事风格有几分像你当年,手段还是稚嫩了点儿,这一桩命案就被难倒,往后还怎么斗倒广东那边的宗族势力?”

赵白鱼:“宗族势力覆灭一个还能再起来一个,那是他们的生存之道,恐怕很难拔除。”

元狩帝摆摆手:“朕没想打击宗族势力,抱团生存是人的本能,广东远离京都,不抱团还怎么在官场上立足?但是不能太过分,只填饱宗族族老的肚子而不顾及底下的百姓,更不能妄想插手朝廷关税。”

赵白鱼垂眸:“当年东南官场被整治,陛下不是顺道收拾了广州港?”

元狩帝:“贪污这种事嘛,跟雨后春笋一样,割完一茬明年还能再长一茬,过个几年就成参天大树,还得再清一波。”

赵白鱼明白元狩帝话里的意思,他是暗示他出手,帮赵砚冰在广州站稳脚跟,帮他盯着广东关税。

元狩帝:“别小看一桩命案,可能牵扯进大宗族,广东十五州上百个官员参奏赵砚冰,要是他不能在接下来的半个月内解决杀妻案,等那凶手被砍了脑袋,马世博绝对不会放过他,还得再参一次。届时,朕就不能偏袒,怕是得从重发落了。”

恩威并施的手段还是运用熟练。

赵白鱼揣着手回道:“臣替我那不成器的学生谢过陛下。”

元狩帝笑了,有赵白鱼这话他自然安心,心情愉悦地邀请赵卿一块儿钓鱼。

广州。

清远县县令和谈家人被马提刑带走,幸好砚冰提前藏起仵作,否则被发现恐怕直接灭口。

替谈氏看过身体的大夫和婢女、以及能证明无头死者身怀有孕的带下医也被带回衙门藏起来,只是谈氏未被找到之前,砚冰不能暴露死者死前身怀有孕这件事。

他找魏伯帮忙调查马开信名下别庄,“留意他经常出入的宅邸,如果谈氏还活着,必然被他藏起来。”

魏伯去寻找谈氏,他则拿着银子雇佣清远县的游侠儿帮他寻找两年前于该地失踪的女子,又利用权限调来清远县当地卷宗,彻夜翻看两年前是否有报失踪的案子。

就在砚冰紧锣密鼓地展开调查之际,陈氏宗族没闲着,动静闹得更厉害,因此耽误香茶的采摘和制作,到清远县采购当地特色香茶的各地茶商势必空手而返,急得不行。

得知是广州知府从中作梗,这帮茶商当即联名抗议到广州商行。

行会有不少人早就被收买,顺势响应,派德高望重的行老亲自拜访广州知府,劝他别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违背民意。

林大杀妻,罪证确凿,何必执着翻案,闹得谁都不痛快?

行老倚老卖老惯了,看砚冰脸嫩,话里话外都是讥讽,被脸黑的砚冰令人放狗赶了出去,气得行老回去便联合几大商行搞罢市。

当然他们的罢市不同于数年前的赣商罢市,规模不涉及全府,只是联手某个坊市某几个行会关门闭店,倒也确实给部分出行不便的百姓造成困扰。

没过几日又有参奏的折子飞进京都府,元狩帝的呵斥不再不痛不痒,用了较为严重的措辞,且罚俸一年。

此举引得观望的广东官僚心满意足,准备再添把火,要么把砚冰整落马,要么整治得他往后缩着脑袋做人。

马开信暗地里筹集人还想再做点动作,从林家人入手,彻底逼死林大,一绝后患之时,砚冰已经收到京都府的来信。

看完赵白鱼的来信,砚冰同魏伯说道:“我不如恩师。”“五郎了解广东宗族势力,三言两语陈述明白,让我不用担心他们联手倒逼官府。宗族、商行和官府虽然互相勾结,势力强大,实则有利有弊,要将他们分裂,‘利益’二字足以。宗族不服朝廷管教,时常为争夺‘利益’私下械斗,每隔数年就会下‘战书’组织械斗,死伤惨重,仇恨一代一代累积而成世仇,数百年不能解。譬如陈氏和林氏,譬如马氏和李氏,伺机让他们互相对付便可。”

“其次是商行。广东商行利益总归一致,可数年前东南官场动荡,朝廷趁机把人安插.进来,五郎那之后就借机扶持属于朝廷的牙行,类似于广东商行但功能更为齐全。”

“看准时机,彼可取而代之。”

砚冰叹服:“五郎未雨绸缪的谋算更厉害了。”

魏伯露出一丝了然:“怪不得你被调到广东,先潮州后连州、封州,五郎都没开口调你回京都,却是路铺在这儿,原来用心良苦。”

砚冰愣住,脑中灵光闪过,霎时恍然大悟,心中感遇忘身,久久失言。

广东虽有繁华富庶的广州港,但是远离京都,其余地方穷困潦倒且毒虫猛兽、瘴气居多,仍是朝廷百官最恐惧的贬官流放之地。

砚冰也算政绩斐然,常年游走于广东各地,好不容易调到富庶的广州府,若能借此时机处理好广东商行和海关关税贪污,必然平步青云,位极人臣。

“恩师煞费苦心,我是万万不能辜负的。”砚冰心意更为坚定,经赵白鱼一提点自知如何解决宗族闹剧。“林大杀妻,辱没宗族门面,若让林氏宗族得知林大无辜,且是陈氏宗族和马提刑联手推波助澜,那背后的李氏宗族怕也不会袖手旁观了。”

魏伯见状笑了。

“反正够乱了,那就乱到底。”

砚冰颔首:“如他们所愿。”

说话间,眼角余光瞥见旁边一份摊开的卷宗,两年前一个李姓村民报妻子失踪的案子,他妻子姓林,本打算回清远县的娘家住几天,结果下落不明。

娘家人也没见过她,四处寻找都没见着人,更甚有林氏和野汉子私奔的谣言。

李姓村民没信谣言,坚持报官,奈何两年毫无头绪,就怕他妻子被人贩子拐卖,因此又到广州府来报失。

砚冰来回解读报人口失踪的寥寥数语,便于此时,清远县的游侠儿也带来消息,道两年前李家妇、林氏女失踪,下落不明。

如此一来,砚冰基本确定无头女尸的身份。

“当下的问题是凶手是谁?为什么杀林氏女?一尸两命,冤害林大,差点就是三条命……林氏?李姓村民——李望新?”砚冰皱眉,总觉得这名字颇为熟悉,敲着桌仔细思索片刻恍然大悟:“他是广州商行行老,李氏宗族里的族老!”

魏伯:“是否和宗族争斗有关?”

砚冰不答反问:“可寻到谈氏的踪迹?”

魏伯:“马开信除了一个府邸,名下还有两个别院,后宅里都养了女人。我都潜进去看过,没找到符合谈氏的女子,但我发现马开信性好渔色,每晚必须有女子作陪才能入睡。可是每个月总有几天独宿书房,而且每月有胭脂水粉和女子的新衣送进书房。”

砚冰:“错不了,谈氏身份敏感,藏哪儿都不安全,不如藏在旁人都去不了的书房!魏伯,您能把谈氏偷偷带出来吗?”

魏伯:“马开信府里有高手,悄无声息地带出来有难度。”

砚冰想了想,捶着掌心说道:“我在前面制造动静,吸引注意,逼马开信调离人手,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