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第三十六章

“热播剧带货能力不要太凶,李东旭代言的口红都卖断货了,新闻不是爆过么。”韩沐妍深呼吸一声长叹,她真的好穷好穷啊,为啥这种好事她赶不上?

双手捂胸的宋景都要心梗了,“这都能抽成?”

“何止啊,人家还能开发周边呢,一个玩偶都能卖出....”韩沐妍把话吞回去,这笔钱她分了,项目周边啊,有版权分成。

副社长恍恍惚惚的出门,社长则是打电话给张世元。

“前辈,宋景跟我说副社长室要比部长室大三平,至少三平,你加油!”

“.....你故意的吧?”

“是啊,加油哦”

“大五平!我必赢!”

“好的呢”

副社长室到底有多大,现在还不好说,今年不也才过半么。

今年韩沐妍四处飞,去大陆反而少。两位副社长都专注攻陷大陆了,她就能去跑一些其他的地方。

还别说,韩流的辐射范围确实广,关键是有国家部门支持,有很多韩沐妍都没听说过的小国,都有版权引进的市场。虽然小国开不出高价,但小国也是给的出钱的,少点是少点,积少成多啊。

这方面是韩沐妍的劣势,穿越前由于‘祖国’的市场足以吃下市场存量,整个行业往外发展的心力都没多少,为那三瓜两枣的奔波没必要啊。穿越后,人脉网的限制,像是她之前去日本,不是背靠tvn就是背靠sbs,以她个人的身份,对方是看不上的。

如今公司有名了,韩社长出的好剧多了,也就在市场上有名了,她需要尽快弥补这一圈的劣势。别的不谈,光说宋景和张世元手上握着的片商资源都比她多,那怎么行呢,老板要有老板的牌面,员工有不代表自己有,打铁还需自身硬。

‘鬼怪’播完后,制作人满世界飞着聚拢钱财,营收的大头进了公司,小头进了韩沐妍的个人账户。

8月,张世元以单集三十万美金的价格卖了第一部作品,业内对此的态度是,波澜不惊。这数字他们已经看不上了,连张世元都没怎么在意,他在快速组团队去拍下一部作品。

急速扩张的【onair】历时八个月后,进入了短暂的平稳期。以金钱所幻化的润滑油,给本该因减速会出问题的马车而重新润滑车架齿轮,现如今隐隐真有些大公司的大气象了。

这个月韩沐妍接到很多来自作家和导演的电话,他们不是来推荐自己的徒弟或者学弟妹,就是来询问韩社长,公司什么时候有签人的计划。韩社长表示,公司还很稚嫩,没长成庞然大物呢,养不起人。

金恩淑以为她在开玩笑,“你们公司现在都能压pan一头,等年末说不定就从第四大制作公司变成,第一大制作公司,这还没钱养人?”

“之前扩张,急需人,养了太多人,你也知道我们公司的工资高于业内平均水平线,再养创作团队,那制作团队的人就得缩减。”韩沐妍给出的不养人理由是,“我不可能现在裁员吧,用完就丢啊,那我成什么人了。”

好像有点道理,但金恩淑还是觉得哪里不太对劲,“讲起来你养那么多外宣的人干嘛,你们公司公关团队都比kbs的人多了,有必要养那么多啊?”

“要开拓市场啊,我一个小公司能有多少资源,人脉网都需要多年经营。我想加速扩张的脚步,就得砸钱堆人,拓展资源库。”韩沐妍说了就笑,“你是想跟我聊公司运作的机制吗?”

微愣一瞬的金恩淑怀疑她想转移话题,又觉得自己想多了,这没什么不能说的啊,也就顺着换了话题,“但你们迟早要养人的吧,慧英你也是合作过的,签她你不吃亏。”

韩沐妍好似惊讶,“你想让慧英姐签我?她在你的工作室不是更好,要离职啊?”

“跟着我是可以,不是没有跟着你的好处大么。”金恩淑说得很实在,“我工作室还是围着我转,像是接连两个项目,我们又签了第三部,相当于一整年就这么过去了。我是赚得多,分到他们手上的就少了。别人听说我有项目也不会再来找我,我也确实没时间带他们一家家制作公司或者电视台去沟通,让金慧英再接个能主笔的剧。”

“你们一年出十一部剧,我看也是有用的新人的,李有静是综艺作家你们也让她主笔了,慧英怎么都比她有经验。慧英不缺能力,缺的是愿意点头让她做主作家的人。你们既然合作过,你肯定信任她,这总没错吧?”

思索片刻的韩沐妍也给力句实在话,“我这边暂时确实不签人,如果她需要,我把她推荐给sbs?”

“那还不如跟着我呢。”金恩淑很嫌弃,“台里养作家就是养蛊,每年都有内部甄选,新人得获得冠军才能有机会拍摄。其他的都得来年再战,来年再写,精力全用在内耗上了。”说着就想叹气,“你真不签人啊?签作品行不行,明年跟她合作?”

韩沐妍也叹气,“今年所有的作家只要作品没有砸锅,明年都会续约,老团队、老搭档更能保证出品量。我这边也更省事啊,没有空余的位置了,每年十一部是极限。”当她不想弄更多么,市场吃不下,十部都已经要饱和了!

“你想想办法呢?”金恩淑拜托她帮忙,“那孩子只敢跟你合作,sbs不是没有找过来,她不敢。我都不说sbs开价多低的话,光是台里的规矩是剧砸锅作家一定要背锅,她就不敢,真就是老鼠胆,跟着你,借着你的勇气,她才敢去赌一赌。”

“哎”韩沐妍不信,“哪有那么夸张,我跟姐姐合作的时候,也没做什么特别的事啊。”

“你一笔结清作家费就是最特别的事。”金恩淑让她搞搞清楚,“作家最担心的就是这个,我在新人的时候也担心,剧砸锅了,收入一定会缩减,哪怕合约是那么签,电视台也会找理由拖。如果运气更烂,剧播到一半收视率太低被腰斩,那还有什么作家费可言?你承担了所有压力,让她轻松上路,这很厉害!”

厉害的韩沐妍皱眉,“前辈我说句话您别不开心,没有胆子承担作品制作压力的作家,这辈子都出不了头。圈内推崇作家中心制,本身就是你们也在承担制作压力,如果你们只是写本子的作家,拿钱干活,又哪来的话语权呢?”

道理金恩淑自然懂,可这不是,“那孩子很辛苦才走到今天的。”

“我们谁不辛苦呢?您走到今天是顺风顺水,还是我走到今天是....”

“你还不算顺风顺水?”

韩沐妍笑了,“假设我是您笔下的主人公,按照正常逻辑线发展,从我在sbs里得罪宋景,这部剧就已经可以杀青了。这部剧还能往下写,是我闯出来的一条路,那时候我是背水一战,如果没有张世元,我现在搞不好在路边卖烤红薯。”

沉默半秒的金恩淑讪笑,“可你不是闯出来了么。”

“我还发达了呢。”韩沐妍笑叹一声,“我也是很辛苦才发达的,靠得就是您说的,我承担了全部的压力。既然要聊合作,那彼此的合作理念起码要一致吧?早年我用新人作家,一来是穷,一来是新人好掌控,反正我能出企划,新人只要基本能力没问题,控制故事线的那个人还是我。”

“我那时候有时间慢慢跟作家磨剧本,没办法穷么,想发财就得辛苦点。可我都已经发财了,我哪里想不开再回头去跟作家磨剧本,有这个时间,我能做太多的事。金慧英的能力不足以让我签她,您不是也知道么,哪怕是你说的新人作家李有静,她对剧本铺陈和整个故事线的把控力是比金慧英强的,您等她的剧出来就知道,那是非常有天赋的作家。”

金恩淑有点不高兴,她又没说哪个后辈不如谁谁谁,她说得明明是,“你就当看我面子,帮个忙呗,你们一年十一部剧呢。”

“姐姐,我一年就是一十部剧也不能把钱扔水里啊。一部剧的预算再低,我起码要砸出七十亿吧?就算五十亿好了,事前制作压款多凶你不知道?事前制作尤其考验作家的功力,那比边拍边播的风险更大,边拍边播还能腰斩,都拍完了只能硬着头皮放,一旦砸锅就是满盘皆输。”

韩沐妍表示这事儿她帮不上忙,“你如果看不上sbs,kbs和mbc我都能去对接,我这边实在不行。或者,pan,绿蛇,你问她想去哪,我都能帮忙。”

“我又不是让你直接签她的作品,是签人,先养着的人。你总归是要签人培养的,养一个已经有基础的不比纯新人要好?”金恩淑有了点火气,“三大台我哪一家进不去,我送个人进电视台很难吗?哪家制作公司又是我进不去的,就你这里事儿多?”

姐姐觉得妹妹变了,发财了就不认人了,就会讲那些大话,谁不会啊。

韩沐妍从来没有变过,“前辈,养人我是得发工资的,我不可能平白无故给人发工资吧?金慧英不是进了公司就有了胆子能承担制作压力了,她依旧需要有人帮她分担,那别人为什么要帮她分担呢?作家拿着最高的薪酬,最大的分红比例,却不愿意承担责任,哪个导演会想跟她合作呢?”

“算了算了,当我没说,行了吧。”

带着怒气的金恩淑挂了电话,韩沐妍却在电话挂断后叹了口气。

她们俩其实都没变,金恩淑还是那个舐犊情深,会为了学生低头,为学生考虑的老师。韩沐妍也同样是先顾大局,不会随意为谁妥协的商人。

她们谁都没变,她们只是地位变了。

很多关系,随着地位的变化,也会随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