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第二十四章

晚一步过来的朴恩智对鞠躬行礼的后辈笑笑,也不知是客套还是真的,说一句,“我听说过你,少年英才。”

英才捧了一句,“您才是真正年少成名。”

朴作家的履历很丰富,千禧年入行,做了七年的综艺作家,转行写剧本后处|女作就大放异彩,拿下了mbc的作家大赏。随后出过两部作品,百想拿到了,kbs的大赏也拿到了。这位即将同sbs合作,如果在sbs也拿到了大赏基本就是满贯。

而朴作家在遥远的未来里最光辉的履历,是成为韩流的代表人物,从《来自星星的你》到《蓝色大海的传说》再到《爱的迫降》打出来的每一张都是王牌。

目前还只是在韩娱圈有些名气的朴作家距离真正的一线作家还差点意思,作品少,金身还没塑出来。

已经有了金身的金恩淑是在座两位后辈的大前辈,讲话就很直接,等她们俩客套完,张口就是,“你最近不是缺钱么,她能搞来钱。”

韩沐妍微愣,朴恩智无语,“哪有跟第一次见面的后辈说我缺钱的。”

“我又不是让你跟她借钱。”金恩淑让她别废话,讲正事呢,“你新项目不是要跟sbs合作么,二部的项目对吧,把她推荐给二部的文部长,让他们去谈,对你有好处。”

朴恩智还是很无语,“前辈,我第一次跟sbs合作,上来就推荐制作人,哪来的底气。何况她既然是你项目的制作人那不就是宋部长手下的么,文部长哪会用啊。”

“你跟文东善(二部部长)说,宋景在大陆的关系是她的人脉,你看文东善用不用。”金恩淑讲完看向韩沐妍,“你的人脉都还在吧?还是已经被宋景都撬走了?”

韩沐妍也有些无语了,姐姐你也太直接了,“我没打算跟sbs再合作。”

此话让两位作家侧目,不跟sbs合作跟谁合作?

“我更习惯自己控制团队,同sbs或者其他两家地面台合作对我的限制太多了,跟有线台合作更自由。”

这话金恩淑都听不懂,“你如果是掌镜的导演那种主pd想要更自由的创作环境我理解,纯粹运营项目的pd难道不是大平台更好发挥吗,光是两边开价就不一样啊,tvn那种有线台才能给你开出多少钱。”

“事实上除非《继承者们》的营收能超过《最后一公里》四...”韩沐妍顿了顿,“五倍以上,我拿到的分成也只是持平。在sbs我只是联合制作人,分成合约里有非常多的限制,版权出口的钱我只能分到大陆的,就这还是因为我有人脉,其他渠道分成我都没有。”

本来安静听着的朴恩智好奇了,“主pd拿的不是全渠道分成吗?”

恍然想起这么回事的金恩淑讲,“姜孝信拿的才是全渠道分成,他是我那个项目的导演,版权分成是要带他分的,这孩子不算,她基本没有参与制作。”继而不解,“要是差距那么大,你为什么愿意跟宋景签约?”

就是因为差距太大,韩沐妍压根没想过再跟三大台合作,哪怕《来自星星的你》在未来创造了现象级的爆款,她也没那个打算。爆款是给电视台赚钱又不是给她赚钱,再火爆也跟她没关系啊。

顺便一说,两方差异过大的合约是姜孝信不拿同僚当回事的主要原因之一。

面对作家的问题,制作人的回答是,有钱赚,“我不清楚姜pd签的具体分成数字,按照导演的分成比例,他应该是百分之二,顶天百分之五,不过我觉得宋景不会开那么高的价,搞不好是百分之一。我签的是两成,二八分,我占二,十分之二。我不用出钱投资,单国内的营收我能拿走十分之二已经是赚了。”

朴恩智惊讶了,“十分之二?你赚大了!”

“不是这么算的。”金恩淑则是讲,“《最后一公里》营收很高,她公司制作,只要项目还在盈利,她就能分钱。全渠道分成哪怕只有十分之二也是很夸张的数字了。我们这项目投资不小,刨除制作费,单谈国内营收没那么夸张,主攻还是海外出口。如果她分不到出口的钱,同样的工作时间,她完全可以再制作一部《最后一公里》,这么算就是她亏了。”

要这么说的话,朴恩智犹豫一瞬,看向后辈,“你是以后都不会跟三大台合作么?”

“除非我栽了大跟头要关了公司另谋出路,需要找公司上班,那肯定首选三大台。”韩沐妍也没把话说死。

作家们觉得,她这跟说死了也没区别。

正事看来是聊不下去了,朴恩智伸手叫服务生点咖啡,金恩淑则是在好奇的问后辈,宋景那么苛刻的条件,她为什么签约。

韩沐妍没什么不能说得,项目都以播到第九集了,什么都能说,“我冲着您签约的,您的项目很受那边市场的欢迎,这项目会爆的概率很大。”

“只是这样?”金恩淑不解,“这跟赌博有什么区别?”

“做项目本来就是在赌啊,哪有一定能成的呢。”韩沐妍笑道,“这就是我当初要签下男一经纪约的原因,我没办法分到项目的营收就只能剑走偏锋。如果项目爆了,李明浩在那边的市场身价会涨到一个很夸张的数字,那边即不是导演中心制,也不是作家中心制,是演员中心制。”

作家们齐齐扭头盯上她,什么玩意儿?

“早些年他们也很在意制作团队的力量,好的作家好的导演就是能出好作品。但他们市场太大了,十几亿的市场体量,大到只要找到大众接受度高的作品,有名的小说,本身就能吸引一波潜在观众。剧本由小说改编,大体框架就有了,找一个不算烂的导演,亏损的概率很低。”

制作人跟作家聊的全是生意,不谈创作,“片商都是做买卖的,我们这些做买卖的打好地基压低亏损的可能后,就只会关注怎么能赚得更多。请来有名的演员就是能赚得更多的方法,演员越出名越容易拉倒投资,最有名气的那一波演员只要能抢到他们的档期,先期就能赚回制作费。”

“等剧能播了,广告还能再收一笔。他们的制作环境很宽松,我是说对待广告的限制上。国内有放送通信委员会盯着,要是在剧里贴太多广告会被警告。那边不是,那边广告随便插,本身又是制作完成过审核才能播的机制。品牌方没看到剧的成品之前,只能信任演员的知名度,以此判断要不要投广告,投多少。”

“越有名的演员,在剧播出前剧方造势时,就有越多的品牌方相信剧会火。如果剧火了,广告费水涨船高,之后还有周边开发,那就是大爆。要是剧不行,有名的演员也能保证剧方靠拍摄前已经签下的广告回本。本钱能收回来全靠演员的粉丝体量撑着,有这种知名度的演员,只要剧方能签下来,怎么算都不亏。”

“换句话说,在那边的市场,演员就是收视率的保证。而市场的规矩就是,谁能让制作方赚钱谁就值钱。世上的事都是此消彼长,导演和作家的重要性被削弱了,演员的存在感就水涨船高。相对应的,演员的身价也会越来越高,李明浩在国内的身价到那边就是白菜价,他是我签这个项目的主要原因。他比这个项目能给我带来的营收更多。”

面对宋景这样代表电视台的人,韩沐妍更喜欢在他们面前装傻,傻乎乎的年轻人才好忽悠啊。面对未来搞不好会合作的作家群体,制作人从来不惮于在他们面前展现自己的手段,这是在给潜在的合作者们炫耀羽毛,好证明跟她混一定有肉吃。

孔雀开屏一样的制作人让作家们面面相觑,信息内容过于奇特,超纲了。

朴恩智对于这段话的理解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而金恩淑对这段话的理解则是,这样搞市场会被玩坏掉。

“演员只是一部剧其中一块组成部分,不能说他们不重要,但也没重要到这个地步。”金恩淑无法理解,“如果什么都是演员说了算,那演员的权利会被无限放大,有些狗胆包天的崽子们都敢改剧本的。”扭头看后辈,“你也碰到过吧?”

隐隐翻了个白眼的朴恩智颔首后顺着前辈的思路,“小作家碰上大演员被压制都是有可能的,如果那边的市场更推崇演员,剧本岂不是随意改?那剧能看吗?”

韩沐妍轻笑出声,“这就是市场大的好处。市场足够大,即便观众分流也足以养活一些小而美只做精品的制作公司。不像我们,做出来的片子没办法卖给三大台基本就代表亏损。大市场的底气就是,让想赚钱的商人去赚钱,让想玩艺术的文化人去玩艺术。后者是会活得艰难些,但只要能坚持,也不是活不下去。”

金恩淑不赞成这个说法,“剧只要是精品就一定会爆,剧爆了,演员才会有名。只有剧捧人,哪有人捧剧的。”

“所以市场是自由的么,演员能赚钱的时候,钱就会流向演员。反之,演员不能赚钱了,钱自然也会流走,去向能赚钱,能出精品的制作公司。”制作人很是开放,“我们看着风向动,现在那边更在意演员,我就是借一股东风而已。”

朴恩智的咖啡到了,也产生了新的好奇,“你怎么就那么肯定剧一定会在那边爆呢,我是说,除了赌博之外的信心是什么?”

这就涉及到如何观察市场风向了。韩沐妍摆开阵势,先点了根烟,再跟埋头案桌一心搞创作的文化人们详聊,如何收集数据,怎么判断风向在哪,以及要有一定的赌性。

所谓‘预言家’这个金手指韩沐妍怀抱的是存疑的态度,毕竟她都穿越了,万一她这只蝴蝶扇动的飓风能改变世界呢?比起相信玄学,韩沐妍更相信专业。她是花了很大的精力去了解那边的市场的,否则也不会被李允静骂一句‘德不配位’。她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那边就是需要判断,市场的风向是否能跟‘预言’对应,如果对不上,那就得启用后备方案,不能在一根绳上吊死。

万幸,天命在我。

彼时韩沐妍深感时来运转,她要走大运了,单集十万美金的出口价就是她的东风。有这股仙风,她才能持续在韩国市场做大做强,否则想要爬到现在的位置成为金恩淑嘴里能搞钱的韩pd,还不知道要蹉跎多少年。

现在韩pd给作家们讲得一愣一愣的,窗外的斜阳渐渐滑落至夕阳,金恩淑已经听晕了,呼叫服务生买单示意这局可以散了,她得回去写剧本。朴恩智也听得脑容量过载,但她拉着韩沐妍要一起去吃饭,还想继续听。这可都是素材,说不定什么时候能在写剧本的时候用上的!

跟朴恩智吃了一顿饭的韩沐妍只觉得是交个朋友,哪知作家扭头就真去推荐她了,搞得她一脸懵,作家的操作那么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