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第十六章

《安全屋》首周票房结算,六百一二万人次,这个成绩让媒体组团开始为他们倒数过千万人次的时间,这个成绩让尹希诺都吓一跳,觉得太夸张。

崔东勋却觉得只是比想象中要再好一点,要知道《安全屋》是系列电影的第四部,前部的角色都有在电影最后作为彩蛋登场。这个系列本身就有不少粉丝,作家的作品已经聚集了一些所谓的死忠粉,这帮人是新电影的票房基本盘,至少能吸引百万以上观众,此前部都超过了六百万,一半的观众还吸引不来么。

不过崔东勋的预期也只是四百万人次上下,这个成绩已经好上天了,影史票房第一的《鸣梁海战》首周票房也只有四百七十万人次。首周六百万人次这就是刷新历史了。

历史本来就是让后来人刷新的,单日票房连冠十一天后,《安全屋》突破千万人次,大爆!

cj在第十二天就开了庆功宴,小型的,剧组内部聚一下,他们都在等后续成绩,如果能超越《鸣梁海战》成为新一个‘冠军’,那才是更值得大摆庆功宴的时机。

第十二天,一千零八十四万人次;第十天,一千一百六十五万人次。

第十七天,一千五百二十万人次。这天,《安全屋》压下《与神同行》成为历史票房第二。

第二十四天,一千七百万人次,同《鸣梁海战》平齐。

第二十五天,历史记录被刷新;第二十五天,尹希诺成为顶流。

顶流作家的系列电影目前已经叠加超过千万人次往四千万逼近,这是史无前例的,就算是后来者也未必会有了。小道消息称顶流作家要跟李沧东合作尝试自编自导,业内闻风而动,挥舞着钞票想让作家给个面子。

作家实在不方便给这个面子,虽然她很想给,能花别人的钱玩爱好为啥要用自己的钱?但她这不是......

“我想啊哥,你信我,我比你想。”尹希诺都无奈了,“可我这一来是纯艺术片,二来是自己当导演,真不赚钱,根本就赚不到钱,你投我得做好血本无归的准备。”

朴建木话说得可好听了,就我们的交情血本无归怕什么,当哥哥给妹妹的未来添砖加瓦了。这么好听的话尹希诺一个字都不信,没有不想赚钱的片商,只有事前把话说得无限好听,事后真亏了能把导演贬得一无是处的片商。

片商代表让即将筹备处|女|作的导演好好想想,这事儿一本万利啊,“我们这个关系,你不信我?话说得难听点,你亏了亏得也是公司的钱不是你自己的钱,公司现在是先期投资,哪怕你亏了这一部,后续大不了继续当作家卖本子啊,我们可以签个同等条件下你的本子得先卖给我的优先协议么,这不就双方获利?”

“再者说,你怎么就肯定你会亏呢?哪怕艺术片不好卖,你这是同系列,一个系列前面四部都是大爆,此前已经聚集了系列电影的粉丝了,我算十分之一,你也有百万人次的票房打底,能亏到哪里去?”

朴建木苦口婆心的让作家别太看轻自己,关键是,“市场上还有谁的条件比我们更好吗?你举凡能说出来,不管什么条件,我都能给你加码!”

到了尹希诺这个层级,片商能给的待遇其实都差不多,她的身价已经到顶了,再往上加就不合算了,片商也不是傻子啊。但尹希诺更不傻,她都打定主意要玩爱好了,为啥还找个片商来限制她发挥。《安全屋》光是票房分账就足够她的新剧组烧年的,电影还没下线呢,后续还有dvd和出海版权的分账,她不缺钱烧,她已经发财了。

进游戏到现在一直处于贫穷阶级的作家总算混成了土豪导演,尹希诺拒绝任何片商染指她的爱好,但她写好的两个新剧本可以往外卖,拿去打发见血就扑的豺狼们。

朴建木凭借跟作家的老交情抢下了一个本子,随后满世界找导演。

以一千九百万人次终映的《安全屋》刷新了自身历史记录,也为后来者创造了很难逾越的标准。

电影下映后第四天,cj举办了个能媲美青龙颁奖礼的超大型庆功宴,业内数得上的电影人都被他们请来了。这场宴会不止是为《安全屋》庆功,还是要为新项目寻找新团队。

庆功宴现场,尹希诺端着看似是香槟的苹果气泡水被人群包围,笑得脸都僵了,正想‘早退’,崔东勋跑来堵她,给她拽去了大导们聚堆的小休息厅,这里倒是没什么人需要尹希诺客套,这里更多是好奇她自编自导的那个本子是个什么情况的导演们。

那个本子市面上只知道有这么回事,却没什么人看过剧本,李沧东手上攥着呢,没往外放。

此类问题尹希诺但笑不语,新人表示她要保留一点神秘感,大佬们纷纷嘘她,也不对,她现在好像也是个大佬了。

大佬级作家在当晚碰到了一位早前闹过小矛盾,但总的来说合作还算顺利的导演,沈成宝。

宴会厅里还热闹着,尹希诺已经出了会场准备要走了,她想回家睡觉,纸醉金迷的名利场如今对她真就是不过如此。

已经走到车边的作家接到了导演的电话,问她在哪,她说准备走,那边让她等等。等了几分钟的尹希诺看着沈成宝一路小跑过来,无声叹了口气。

平凡又普通的我们,变化可真快啊,人人都会变呢,到底名利动人心。

沈成宝找作家就想聊一件事,那个遍布水晶灯的宴会厅里很多人都想跟作家聊的事,您觉得我怎么样?

“你找我没用。”尹希诺实话实说,“我本子已经卖给cj了,这次我不会不管,导演想怎么拍怎么拍,他们定导演。”

这点沈成宝也知道,他说的不是作家卖给cj的本子,“你给姜云成的本子,在跟new对接的那本,我们能聊聊吗?”

尹希诺一愣,那个本子算是她还姜云成的,此前双方差点合作,人家连分镜稿都给她画好了,后来出了点小意外没合作,总归要还人家一次。只不过,“那个本子你找我也没用,我......”

“你觉得姜云成比我好?”

“不是,是....”

“那是我们之前合作让你不舒服?”

“也不是。”

尹希诺让他先听完,“我给姜云成只是一个机会,我跟new还在谈,我要的分成很高,如果签下来可能就是他们的年度企划。这种大企划,我只能帮姜云成做推荐,但new那边未必会接受,年度企划启用新人导演控场的概率太低了,几乎不可能。”

“年度企划?”沈成宝沉默片刻,“姜云成接不到年度企划的。”望向作家,“这怎么能算你还回去的?”

作家耸肩,“我欠他的只是一个合作的可能,还的也是一个合作的可能。”尹希诺不觉得她的做法有什么问题,“当初我们只是商量能不能合作,不成功不是我签了约再毁约,本来就是很正常的沟通,成没成都很正常。”

沈成宝哑然,“抱歉,我.....”

“没事,没关系。”尹希诺懂,她也曾在听说某个机会自己能抓到时想尽办法凑上去,她懂那种不甘心的味道有多苦涩。

成年人的苦涩都是往肚子里咽的不会摆在台面上,沈成宝也一样,他笑着对作家说,“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合作。”

作家也跟着笑笑,“当然。”

他们不可能再合作了,除非尹希诺有朝一日跌落谷底,亦或者沈成宝一飞冲天,否者双方就是不会再有交集的平行线。有些机会,错过了,就再也找不回来。

尹希诺抓住了一个新机会,或者说她用钱砸出了一个新的职业道路。

新的职业道路即顺又不顺,在搭团队找演员等常规组建电影项目的过程中,尹希诺是很顺的,她正处于如日中天的热度里,谁都想蹭一波热度,只要是她发出邀请的团队就没有拒绝的。

而不顺的点在于,尹导演身体太烂,项目进展缓慢,慢到连李沧东都有些哭笑不得,早知如此还不如让她找个能控场的副导演呢,这片子很可能真要拍个、五年。

2018年冬,尹作家成了尹导演,而她人生的首部长篇具体是成功还是失败,可能要到五年后才能知道了。

未来长着呢,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