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货币论

大宋私生子 何昊远 1566 字 2022-09-21

近十天来,京华时报连载了一篇题为《货币论》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署名‘东京笑笑生’,即便是最精明的报探,也无法打听到这个“东京笑笑生”的具体情况,但这篇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潘楼东街的勾栏里,刘十九应众人要求,正在大声诵读着报上的连载文章: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稍有提高时,部落中偶尔出现了些剩余物品,于是零星的交易也随之出现了,甲部落用剩余的两只羊向乙部落交换两把刀,这个时候,两只羊的价值只能通过两把刀来体现。

随着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各部落剩余的东西越来越多,米、盐、布匹、刀、弓、牛羊等等,这时候商品交易也变得频繁起来,许多问题也由此产生了,各中商品的价值不一样,而且存在许多矛盾关系,如何交换?

于是,金银铜这些金属货币出现了,所有的商品统一用这些货币来衡量价值,方便了人们的交易。

然而,金银铜这些金属比较稀缺,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上的商品数量日益庞大,这些金属货币的短缺也越来越严重,于是社会上时常出现钱荒的现象。

商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了,却没有足够的货币来衡量它的价值,也就无从交易。

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是发行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的特征是作为货币的价值远远大于其造币材料的价值,它的信用取决于可以对换出相应的金属货币来。

这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在市面上流通的,所以可称之为代用货币,目前大宋发行的纸币就是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因为可与金属货币等值兑换,保证了它的信用值。但正因为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在市面流通的特点,注定了它无法真正解决金属货币短缺而造成的钱荒的问题。

要解决生产力不断发展而造成的钱荒问题,最终只有使用完全信用货币。

所谓完全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国家信用程序发行的货币,其特点是不能与金属货币兑换,割断其与金属货币的联系,通过信贷程序发行与流通,具有强制性;国家可以通过特定的机构来控制和管理信用货币的流通。这种信用货币是一种债务凭证,是国家对百姓的负债,因此其基本保证是国家的信誉。

其发行的数量是依据国家经济的需要,而不是朝廷的需要。只有这样,才可能保证这种完全完全信用货币的信用

这篇连载文章很长,刘十九所读的这些只不过是一个开篇。

这稿连载文章详细阐述了货币的过去未来,以及货币与社会发展、商品流通的关系等等。

普通市井百姓多数不能完全听懂,但却明白了一个道理,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将来使用信用货币是必然的事情。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篇比较全面、深刻地阐述货币的意义的文章。尤其是这稿文章后面阐述的有关银行的部份,更是让许多有识之士拍案惊奇,连连叫好,比如这篇文章举了这样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