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桑蚕业的新时代

大宋私生子 何昊远 1692 字 2022-09-21

播种的第二年,因为桑苗太小,养不了多少蚕的,又要等到第三年,桑叶产量才能跟得上。我听说润州那边有人秒叶呢?”

“秒叶?”这个词让杨逸很费解。

许二如算家珍一般向杨逸娓娓说道:“妙叶就是买卖桑叶,润州那边都这么叫,一般是因为养蚕丰欠不定,在蚕普遍养得好的年份,许多人家因缺叶不得不把蚕倒掉,有条件的人家便租别家的桑园,那边的人便将这个叫做秒叶;有些则是因为今年挖掉老根后,第二年新播的桑苗太小不产叶,便也只得向别家秒叶,只是租别家的桑田来养蚕,这成本大些,养起蚕来获利不多。”

杨逸停下手,颇为好奇地问道:“你们都是撒种的吗?不是可以插枝种植吗?”

“插枝?这个倒是听说过,只是我们这里没人用过这方法。”

杨逸听了不由得笑了,对于百姓来说,农桑关系到他们的命,没有见到成效之前,你让他尝试新的栽培方式,他们心里没底,多数人是不敢冒这个险的。

桑树和桑葚在古人的诗中很常见,比如这一首描写桑葚的:

桑舍幽幽掩碧丛,清风小径露芳容。

参差红紫熟方好,一缕清甜心底溶。

诗写得很清新,但这不是主要的,就杨逸在世见到的那些用来养蚕的桑树,基本都是不长花不长果的,这很可能是因为后世的桑树大都采用无性繁殖方法吧。

若是这个推断成立,那也就是说,古人大多是采用有性繁殖、也就是播种桑果的方法来种桑的。

现在许二的说法也印记了这一点。

杨逸突然想起了另一件事,不由得心中一动,不过他什么也没说,开玩笑,一个陌生人,向人家推广种桑的技术,鬼才信你,说了人家只会呵呵两下。

杨逸帮着砍了将近半个时辰的桑枝,让许二郎一家三口很是过意不去,虽然杨逸衣着很普通,但只看那些点心和他手上的宝刀,便知道是富贵人家出来的了,一个富家公子来帮着干农活,偏偏还劝不住,怎么不教他们心中难安。

不久之后,许二的父亲赶着牛车来拉桑枝,这是一个五十上下的瘦老头,一条腿有些瘸,行走不甚方便,这大概也是他没有下地来砍桑枝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