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页

秦修瓒入京都后,所有调查正式开始。

物证从调出当年那些留有微小线索的卷宗,白府留有的信件,以及秦修瓒与秦垣这些年暗中调查收集到的证据。又将当年一事中幸存之人寻回京都,以及朝中老臣对当年之事的陈词,还有那件事发生时已经是秦与奕心腹的蒙捷的证词。

秦与奕所做之事,蒙捷其实都知。自秦垣重新调查此事开始,他便已经做好了会被牵扯进去的准备。作为交换,他可以为当年之事作证,但事不关家人与府中无辜,若有罪责,他一人承担。

当年之事,其中细节,桩桩件件的证据被展露而出。

此案总计历时十月有余,才将所有的证据以及章文全部整理好,一应条文陈书完毕,而后递交至秦垣手中。

秦与奕耗时十多年塑造起来的明君形象在人证物证齐全之下,一夕之间悉数崩塌。

此案最终结果先告知朝臣。当时言语述出,满朝文武皆震动。有人怀疑,有人不敢相信,但这件事全部条陈细节一一展示而出,甚至有禁军统领作证,大为震惊之后,还是无奈接受了这个结果。

而后秦垣将其宣告天下。

凛王秦修瓒当年并未谋逆,他从来都不是那个弑君谋逆、大逆不道的人,而当年跟随在他身边、为他而死的那些人也并非同党,他们都是无辜的,是北渝忠臣,是曾经誓死效忠于北渝与凛王的忠良。

所有无辜之人身上背着的罪责被洗刷,当年血案之事有关之人,从上至下,通通大赦,因那事而背负的罪责与惩罚悉数免除。

于此相反的,当年牵扯在那件事里与秦与奕一同策划谋逆的人,能调查到的、能抓到的,不论官职大小,全部按北渝刑律处置,无一例外。

但秦与奕已逝,这些年对北渝做出的贡献也不都是假的,权衡之下,到底还是保全了他最后一点名声。毕竟已经死去的人,再怎么怒言谴责,也无法弥补还活着的那些人。

十八年前……不,如今是十九年前了。那时的真相昭告天下后,朝野震惊,与此同时,亦有唏嘘感慨。京都内一时间议论纷纷,满城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