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成果

事关重大,祝缨决定再仔细审一审这个里正。</p>

她对李司法说:“你辛苦了,去换身衣服再过来吧。”</p>

李司法连拿二人,虽然第二个没抓着正主但也抓着了一个包庇犯,正志得意满,听了一声吩咐兴奋地说:“是!”出了府衙被围观了几眼,快步跑回家里又被老婆骂:“你去哪儿会婊-子去了?连衣服都叫人扒了去?”</p>

李司法被老婆冤枉,一肚子怨气,看看也初七了,不用太顾忌过年不能说晦气话的禁忌,与老婆大吵一架,几乎要动手。</p>

吵到最后,老婆才将信将疑地说:“你今天还要当差?”</p>

李司法的兴奋劲儿这时才过去,猛然回过味儿来:我怎么还得回去当差呢?</p>

他哭丧着脸出门,到了大街上又要昂起头来,跨进府衙大门的时候脸上又全是激昂之情了——上司要干活,你顶好不要在他面前装死狗。</p>

见了祝缨,祝缨下一句话就叫他要吐血了,祝缨说:“那犯人家里还有什么人?有兄弟不?去把他兄弟也拿来。”</p>

他还得跑一趟?李司法装出雀跃的样子来:“是!”</p>

祝缨则将注意力全放到了里正的身上。</p>

里正吓个半死,南府也不知道走了什么大运,遇着这样的知府和那样的司马。里正自忖家里有几个钱,看章炯就当是要随时打他一样,看着祝缨也不像是有什么好事儿。他苦兮兮地争辩道:“大人,小人糊涂,他老娘跟小人哭,说,一年到头的,想过个团圆年,小人就想,等他过完了年再告发他。”</p>

说着说着,里正难过得哭了出来。他招谁惹谁了?干好事倒叫这这个忘恩负义的小王八蛋把他的屋子给烧了!早知道就不留他了!</p>

祝缨对一旁的司法佐道:“你告诉他,什么样的人要被发海捕文书。”</p>

司法佐本来今天还能再有一天假的,大清早听说李司法衣冠不整跑回城,他过来听消息的,结果被抓了个差。对着里正,他也没好气了:“凡能下海捕文书的,怎么也得是个身负命案!”</p>

祝缨道:“他还想过年?已经有人被他害得再没法儿过年了!哦,死人不是你亲戚,你不管,是吧?我管!”</p>

里正看她要拿签打人,吓了个半死,忙说:“小人再也不敢了!”</p>

祝缨道:“说,他去哪儿了?”</p>

“山、山里……”</p>

“胡说!你跟着他进去了?你看着他进去了?”</p>

里正忙说:“虽没见着,十有八、九,是他!他以往也会往山里跑!贼皮,虽没个定性,偶尔也能吃点儿苦头,寻摸点儿山货换点儿钱,就能快活些日子。他在那儿山上有个草窝。”</p>

祝缨道:“你说是就是吧。”</p>

里正的心才放下来,又被她下一句给提了起来,祝缨道:“山里要找不着他,我就着落在你身上要他!”</p>

里正瘫在了地上:“大人,小人冤枉呐!”</p>

祝缨下令将他押到牢里先关着,等着李司法将逃犯的兄弟拿回来。李司法这回行动如风,半天功夫就将人拿回来了,他怕进村之后被偷袭,将府衙一半的衙役带走了,下去就薅了犯人的兄弟来。犯人的老娘跟在后面追,被跟着的白直一把推给了里正的娘子:“少他娘的给脸不要!”</p>

李司法将人一抓,直入府城。</p>

他这回回来就威风极了,当时还未宵禁,正赶着让祝缨再审一场。祝缨看着李司法虽跑得头顶冒烟,实则语言清晰,而跟着他的衙役白直们全靠两条腿跑,已累得不行。先说:“丁贵,告诉王司功,他们都记一笔。今天出差的明天放假一天。”</p>

衙役们露出点笑来,带着疲倦的笑离开府衙,李司法还得陪审。章炯因府衙这番动静也过来了,见状问道:“那两个下海捕文书的,抓到了?”</p>

祝缨道:“一个。另一个才跑了,险些害了李司法的性命。”</p>

李司法忙挺身而出,说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话,仿佛一脸灰跑回来的不是他。</p>

章炯道:“府君高明!”趁过年蹲人家是有点损,不过也是真的好用。</p>

祝缨邀他一起审,章炯道:“下官旁听就是。”</p>

犯人的兄弟倒不像是个会犯事的人,也是一脸的灰败,祝缨道:“你是想兄弟俩都折进去,老娘没人管呢,还是奉养老娘好好过日子?”</p>

兄弟没有很犹豫,便将犯人供了出来:“他是除夕回来的,说住几天听听风声再说。不想……我们都没想到他胆子这般大,敢放火烧屋。”他也是有点后怕的,都是同村人,放火烧里正家?他还愁着以后日子怎么过呢?里正不报复还是里正么?话又说回来了,如果犯人伏法,他身上的账就会轻很多,顶多遭点儿白眼。不然,犯人一跑,怨恨就都得落他身上了。</p>

他证实了里正的话,他这位兄弟是会往山里跑的,因为一般人不会进山,那里容易躲些。</p>

祝缨道:“有他的消息便来首告。”</p>

“小人再不敢隐瞒了!只是老娘……”</p>

祝缨道:“办法总是有的,自己回家劝。要不,我就也问她个包庇,也抓起来?”</p>

“不不不!大人饶命,大人饶命。”</p>

祝缨摆摆手,又命将里正带来,将二人都斥了一顿:“你们都怎么想的?他就只杀外人不杀你们是吧?从你们那儿走丢的,就着落在你们两个身上了,给我盯好了,他要再回去,马上来报!”</p>

她不能明着判他们个隐瞒的罪,他们是亲戚,隐瞒是很合理,甚至合“法”。</p>

章炯等审完了,才说:“难道要派人搜山?怕少了难拿到人,派多了,恐怕不合适。此贼实在狡猾!”由于以前某些事情的关系,朝廷对“进山”是比较谨慎的。从山里抓贼这种事,一般就是“搜山”,当地衙役之类的如果不够,还可以征一下附近居民中的青壮,凑个百来号、几百号人打着火把拿着钢叉棍棒之类的进山搜。南府附近这山,不好搜,一是山里地方特别大可供躲藏的地方多,百来号人进去跟地上掉两颗芝麻似的,二是地盘有主,弄几百上千号人进去,惊动獠人以为是要开战,又是一番麻烦!</p>

祝缨道:“总这么憋屈着也不是办法。不过确实不能闹大。我再想想。”</p>

她其实早就想好了,对于朝廷以及“诸獠”的情势她也有个预判,以前只知道朝廷不想生事,但是看各族与南府之间的互动,对方也应该不敢跟朝廷闹出什么大动静来。都不是吃素的。当年的血仇,不拼个你死我活,把长胡子都砍了去祭天实在说不过去,现在相安无事,那还是力量不够。双方都不无法轻松地往对方那里推进,这么糊涂着过。</p>

祝缨对章炯道:“好在已经拿了一个了。”</p>

章炯道:“不错!另一个也会很快的,这深山老林,一个无赖能住多久?熬不住就会下山的。还是要让百姓警惕,不要被他下山时害了。”</p>

祝缨道:“说得是,这就行文各县留意。”</p>

南平县里也有山,再往西山就更多了,利基族就在那里。南平县、思城县交界,思城县的西边,也有一点边境与利基那里接壤。与福禄县和阿苏县以前的“接壤”也是相同的情况,边界并不是特别的清楚。两县都得注意。</p>

祝缨又盘算了一下,双方——其实就是她与接壤的各族——算是势均力敌,互相之间有点小摩擦,彼此应该也不都不想闹大。以互相猎取、贩卖、诱拐奴隶但是集市还有异族商人的情况来看,就是小打小闹,一般不会扩大成无法收场。不至于挨打不还手,犯人跑到山里也不能抓。</p>

只是很考验她处理问题的能力。</p>

她不马上派差,李司法松了一大口气,他很怕祝缨再派他进山,那他宁愿在府衙里打滚儿了。不派,李司法也麻溜跑了,就怕祝缨再想起来。</p>

————————————</p>

祝缨没有让李司法再跑腿,一则此人已累得不像样了,二则接下来是她的事。</p>

当天,她没有动作。这天傍晚,顾同、项安、项乐等回家过年的都回来了。苏喆要在家里多过一阵,现在还不曾回来。他们各带了些礼物分发,顾同捎带的尤其多。项安心细,不但各人都有,又特意给胡师姐准备了个新妆匣。</p>

巧儿到晚间才回来,带了好些自家制的吃食。弄得林寡妇她们都不得不怀疑巧儿爹是不是从府衙厨房里揩油水了。</p>

他们回家之后也有好处,祝缨指使唐师傅那儿做了不少糖,人人也都拿了一包吃。</p>

顾同含着糖说:“我就知道,回来准有好事儿!老师,明天咱们干什么?”</p>

祝缨道:“你,明天开始教小吴点文章!”小吴的公文写得还行,这人有点油滑的本领在身上,奏本要文采的,多少得再学一点儿。</p>

顾同道:“他白天也有差使呢,我晚上教他。咱们白天干嘛?”</p>

“逛街。”祝缨说。</p>

第二天衙门正式解封,祝缨因将一半的人放了假,也不多事,只简单说了句:“收拾收拾,准备办公。”就让众官吏散了,然后召来王司功,再次嘱咐他将李司法等人年假办案的事儿记下来。</p>

然后她回后衙换了身衣服,没有派别人,而是亲自带着锤子、石头逛集市去了。此举没有引起别人的怀疑,谁不带俩小厮呢?</p>

项安、项乐两个就跟了过去,顾同自是不离左右,看到两个小孩儿,心道:大人终于有俩小厮跟着了,不用叫人说随意了。</p>

祝缨带这俩孩子是为了好交涉,这一天,集市也大开来做买卖了。京城的集市通常是后半晌才开,南府这一点上与京城相似,不过又没那么严格,等祝缨拖着一群人走到的时候,快到午饭的时候了,集市也已在市令的主持下开市了。</p>

她先带着两人去仇文的铺子里,仇文一脸的喜色。祝缨道:“开市大吉呀!”</p>

仇文拱手道:“大吉大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