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页

第116章

年少时的一场大火, 让他失去了那天的记忆, 一藏就是九年。可自从他回想起来,却是挥之不散, 便是很快让常青去打听周良音的事情。

过得一日,常青就来禀告:“殿下,周姑娘尚未嫁人。”

印象里, 周良音年纪不小了,在父皇未曾驾崩时他们就曾见过, 此时该是有十九,二十了吧。

“为何不曾出嫁?”

“好似一直没有寻到合意之人。”常青观察宋昀的神色,“小人看周姑娘当真是容光照人, 听闻好些公子求娶呢。”

是啊,她生得很好看,他记得她左脸颊上的一颗小痣, 当时就曾有熟悉之感, 只奈何那念头一闪而过,再也不曾入脑。

后来父皇驾崩, 他闭门不出,一过三年, 宋昀心想, 她难道是因为记得当日的约定才不嫁人的吗?不然以她这般出色, 何至于等到现在。

他站起来:“备车。”

从楚王府出发,很快就到周府。

常青道:“是不是去使人通报?”

“不。”宋昀心道,一时冲动过来, 这样冒然进去用什么借口呢?怎么想怎么不妥,又返回去,叮嘱道,“等周姑娘出门时,务必来禀告。”

过得几日。

常青道:“殿下,周姑娘去买毛笔了。”

宋昀便离开户部,去往那家卖文房四宝的铺子。

因是正午,铺内生意冷清,只得两三人,他听周良音道:“这笔也不知大伯会否喜欢,你帮我看看……”

那丫环却很不愿:“姑娘,何必真的要离开京都呢,你在青州无依无靠的,一个人该如何!姑娘不若选个家世好的公子嫁了罢。”

周良音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