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铁腕治国 第三百九十八章 扑朔迷离

名门 高月 1628 字 2022-09-20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即一个低沉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家主,我来了。”

“进来说话。”

一道黑影一闪,门口出现了一名体格魁梧的年轻人,他神情严肃、目光冷峻,举手投足之间从容不迫,显示出了一种自信。他叫崔连星,是崔家的孙辈,一直在山东从军,清河军交给张焕后,他便被调来长安,负责崔家地情报收集,他手下约三十几人,个个武艺高强,且精明能干。

他走进房间。躬身施一礼,“请家主吩咐!”

崔圆从桌案上取过一本册子,递给他道:“这是二十天前张府刺杀案地一些情报,线索有限,但我希望你尽快查出幕后真

“是!”崔连星简短答应一声,接过册子迅速地离去。

崔圆目光凝重。他望着飘忽不定的烛光,又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夜越来越深了,天空细细地飘起了小雨,一洗空气中地燥热,格外凉爽,但行人却步履匆匆,很快就要到关闭坊门的时间了,路人归心似箭,已经没有人愿意再逗留大街之上

平康坊还如同从前一样地热闹。数千家酒楼、妓馆依然灯火通明、热闹非常。尤其是这几天,朝廷要开制科的消息已经传遍全国各地。虽然要到两个月后的初秋才举行,但已经有不少性急的士子从各地赶来,人人都知道这是新帝即位后的第一次科举,重要性非同寻常。

制科不同每年的常科,不需要什么报考条件,渔樵农商都能参加,年龄也没有限制,为的是更全面地选拔贤才,不过条件虽然放得宽,来京考试地大多数还是十年寒窗的士子,略为不同的是各年龄层次都有,既有白发苍苍的七旬老翁,也有十四五岁的少年神通。

平康坊和崇仁坊的客栈最多,来考试的士子也大多数住在这两个坊中,在离离细雨中,一辆马车从平康坊金玉酒楼前疾速驶过,车轮后激起一片水雾,马车里之人似乎不是来喝酒寻乐,马车穿过一片最繁华的青楼群,在脂粉的香味中拐了一个弯,上了一条小路,路面上立刻变得黑暗寂静起来,又走了一会儿,马车驶进一条黑黝黝地小巷,这里住的大多是寻常百姓。

走到尽头,马车终于停了下来,跳下两名身手矫健的黑衣人,他们有节奏地拍了几下门,门开了一条缝,“口令!”里面的声音凶恶而警惕。

“雄鹰万里!”两个黑衣人报了口令,随即又将两块银光闪闪的腰牌递了进去。

片刻,门开了,两名黑衣人一闪身进了院子,“公主在吗?”其中一人低声问道。

“在这里不要称公主,要叫三娘。”院中人的声音依旧很凶恶。

“是!那三娘可在?我们带来了梦月先生地最新指示。”黑衣人口气虽然谦虚,但提到梦月先生四个字,却有一种掩饰不住地傲慢。

院中人听到梦月先生,身子猛地一振,语气立刻变得恭敬起来,“三娘在内院,二位请跟我来。”三人快步走进了一道门,身影渐渐地消失在蒙蒙夜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