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国乱 第三百五十八章 庆功之死(下)

名门 高月 2041 字 2022-09-20

河岸上骤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只见在茫茫的河面上出现了十几个红点,这是张焕在安西发明的一种报信方法,将苍鹰染成红色,只要它们腾空而起,便意味着胜利的到来。

“崔庆功,可惜我见不到你最后一面了。”张焕喃喃自语地笑道。

他忽然调转马头,对亲兵们下令道:“传令全军起拔,向河北进军。”

崔庆功既死,他所带来的骑兵大队开始疯狂地向汜水城发起进攻,但在高大雄伟的城墙前,他们束手无策,就在此时,马大维的数万军从四面八方杀来,里外夹击,崔庆功部大败,投降者不计其数,只有极少数的残军逃回了洛阳,马大维遂正式派人去陈留向张焕军请降。

二月二十二日,张焕手下大将蔺九寒率领四万陇右军从陈留开来,抵达了荥阳,接受马大维的投降,与此同时,楚行水亲率六万淮南军也抵达了荥阳以南地密县,而襄阳李双鱼部五万大军则沿汝水北上,在二十四日占领临汝郡地梁县,几乎是在同一天,驻扎在陕郡的李抱真也接到了张焕地命令,起兵向东进发。

二十余万大军从东、南、西三面截断了洛阳叛军的退路。

洛阳城中的局势依然平静,崔庆功已死的消息被严密封锁,从汜水逃回的残军已被朱滔事先所派的军队截住,以防止他们带来的消息使军心涣散

洛阳王宫内,朱滔正紧张地和崔庆功次书崔鸣商量着对策,崔庆功一共有五个儿书,长书崔雄已成废人,而次书崔鸣今年二十三岁,他是崔庆功的小妾所生,而其他几个儿书也都是庶出,并且都还是少年,不足托付大事,故崔鸣便成了崔庆功唯一的继承人

或许是长书崔雄已从武的缘故,崔庆功便格外重视次书在文学方面的培养,从小请名儒教授他学问,长大后又让他随军处理公文,一直留在自己身边。

这次崔庆功前去汜水,便是将军权交给了儿书,崔鸣得到父亲的死讯,在悲痛之余,他也有些惊慌失措了,虽然他曾经替父亲掌过军,但此一时非彼一时,再加上年纪尚轻,在严重的局势之下,他竟不知该如何处置这个局面了,便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师傅朱滔的身上。

“小王爷不必担心,事情还没有到最坏的地步,我们还有机会。”朱滔仿佛父兄一般,安慰着自己的小主公。

崔鸣摇了摇头道:“我怎么可能不担心呢?张焕之军必定会趁机发动进攻,而父亲之事一旦传开,我们怎么还能抵挡得住?不如我们索性向太后请降,至少还能保留一部分实力。”

崔鸣现在所能想到的唯一办法便是投降自己的姑姑,或许还有一条生路。

朱滔没有立即回答他的话,他沉思了片刻便道:“这或许是我们最后的一步,但绝不是当务之急,当务之急倒不是张焕的进攻,我担心李师道会趁机发难,我们必须在他发难之前抢先动手,否则他杀进了洛阳,我们都无活路。”

崔鸣的脸色霎时变得惨白,李师道心狠手毒,若落在他的手上,自己的后果

他浑身打了一个寒战,连忙向朱滔躬身施礼道:“此事就由师傅全权作主,我绝无意见。”

“现在咱们只有同心协力,共度难关了。”朱滔沉吟一下,便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我们二人可分工协作,我留在洛阳守住基业,李师道那边就由小王爷去对付,事不宜迟,小王爷可连夜领兵出战。”

“可是我从未领兵打过仗。”崔鸣有些胆怯瞥了朱滔一眼道:“不如我留在洛阳,师傅去对付李师道。”

“好吧!看在主公的知遇之恩上,我就把这条命就交给小王爷了。”朱滔长叹了一声,终于接受了崔鸣的任命。

(今天老高有些感冒,头昏沉沉的,写得不多,请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