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页

毓秀心里头说不上来是同情,还是庆幸,总之感受挺复杂的,其实不管是嫡妻,还是妾室,在这个年代都是合理合法的,错不在她们这些女人,每个人都过得挺不容易的,如果当年她是穿在了刘佳氏身上,可能今天伏低做小的就是她了。

毓秀自认自己不是什么圣母,没有多少奉献精神,来到这个世界以后,也一直都是在追求享受,从来都没想过为别人做什么。

但是现在瞧着刘佳氏,这个昔日同她针锋相对的女人,心里却生出一股冲动,或许以她现在的身份,真的可以为这些女人做一些事情,哪怕她帮不了多少人,哪怕她帮不了多少忙,哪怕她根本改变不了什么,但是也想尽一份微薄之力,总是能帮到几个人的。

毓秀虽然已经有了这个想法,但是具体要做什么还没想清楚,她没有舍身成仁的勇气和魄力,也没有舍己为人的胸怀,自然不会为此让自己冒险,说到底,她的微薄之力真的只是微薄之力,做善事的前提是不可以危及自己。

“你先把东西准备好,要检验的话,应该也就是这两天的事儿,抛开别的不谈,做生意就得讲做生意的规矩,我们肯定不会让你吃亏的。”毓秀承诺道,该给的她一分都不会少。

这一点,刘佳氏还是相信的,如果福晋真是贪这种小便宜的人,大概早就明目张胆了克扣她们的份例了,反正这种事情又不会有人管,爷不会管,宜妃娘娘应该也不会管,旁人就更是没有那份闲心了,有时候她自己都庆幸,虽然没摊上个靠谱的爷,但是福晋心眼儿正,生活就还有指望。

“多谢您了。”刘佳氏起身,郑重的行了一次大礼,“妾身听说,二阿哥去前院读书的这几日,每日中午都要到正院来用午膳,大阿哥虽说年龄不小了,但是也是正在读书的年纪,而且极为感念福晋的恩德,不知可否让大阿哥中午也到正院来用膳?”

头几年的时候,刘佳氏是恨不得把儿子拴在自己身边,生怕被福晋抢走了,不过如今的心思却是跟之前截然相反,让弘昇每日过来正要用膳,一来是希望弘昇在跟二阿哥同进同出的时候,可以多培养些感情,二来是希望福晋能够对弘昇多了解几分,这孩子心眼儿正,甚至还有点缺心眼儿,比谁都实诚,不会跟人耍心思、斗心眼,所以不管是跟二阿哥相处,还是跟三阿哥相处,都不会动什么歪心思的。

三来,她这也算是投诚了,连儿子都可以日日到正院这里陪福晋用膳,心应该足够诚了。

其实对弘昇这个孩子,毓秀知道的比刘佳氏想象中的要多,毕竟全府都是她的人,哪怕她没有让人监视弘昇的意思,但该知道的也都能知道,这孩子不像他阿玛,也不像他祖父,当然跟刘佳氏也不太相像,这三个人都没有这么……蠢。

虽然用‘蠢’这个字来形容一个七岁的小孩子不太合适,不过弘昇好像真的是那种天生一根筋的人,脑子不会拐弯儿,思考问题都是直来直去,当然不是说他智商有问题,只是太老实,太憨厚,若是在平常人家,还能用‘忠厚’这么一个褒义词来形容,但是生在贝勒府,又是庶长子这样一个敏感的身份,真的很难长成老实憨厚的性子,这也算是得天独厚了。

毓秀不喜欢妾室和庶出的孩子在自己眼前晃悠,所以弘昇除了每个月初一和十五过来请安之外,基本上是不需要到正院来的。

不过,别说弘昇有这么一副老实憨厚的性子,就算是生得聪明伶俐,那也威胁不到弘晶的地位,所以她对弘昇并没有什么恶感,若是早膳和晚膳的话,一个是她起不来,一个是时间太晚了,她有可能拒绝,不过午膳的话,她倒是并没有拒绝的理由。

“随弘昇,他要是有时间过来用午膳,那就跟弘晶一起过来,要是功课紧张的话,那就还是在前院用膳,不需要那么死板,就算我同意了,这也不是什么规矩,来不来都可以。”毓秀并没有拒绝,左右就是多一个小孩子一起用午膳,多大点儿事儿。

对毓秀而言,这真算不上是什么大事,不过对刘佳氏来说,就不一样了,听见福晋同意,她几乎都要喜极而泣了,甭管府里日后会来多少得宠的新人,爷日后又会有多少阿哥,但如今她儿子也算是有依靠了。

刘佳氏直接给福晋磕了一个响头,磕的真心实意,所以特别的……响亮。

这可把毓秀惊的不行,她穿到这个世界已经五年多了,没少磕过头、行过礼,不过至今也没有办法习惯这种动不动就磕头的做法,而且刚刚刘佳氏头磕到地面的那个声音,可真是有够响亮的,听的她都觉得脑门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