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理是这么个理,但是看着爷方方面面都要护着纳喇氏的那副样子,她心里头就来气。

“不管她了,我才没那闲工夫管她呢,我这几天想着咱们今年再多开几家粮店,别总是在这北方,去南方也开几家,顺便收点陈粮,不管什么时候,卖粮食总不会赔本,等粮店在南方站稳了脚跟,咱们也好再做别的生意。”

她们家那位爷现在就已经这么偏心眼儿了,以后还不一定什么样呢,弘暻虽然是嫡子,但是架不住庶子太多了,而且又都是纳喇氏所出,她可不能让自己的儿子手里头少了银钱,哪怕一掷千金,被人说成败家子,也总好过扣扣嗖嗖的过日子。

生意场上的事情,毓秀向来都是听七福晋的,有些东西不是穿越一次就能拥有的,像她不管是穿越前,还是穿越后都只是个普通人,唯一不同的区别就是前世她没权没势,这辈子却是有钱有势,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想穿什么就能穿什么,但也仅此而已了,这辈子她也不是可以呼风唤雨的人物,即便是换了一具身体,好像智商也没什么变化。

自助餐也是男女分开的,前面一部分,后面一部分,当然了小孩子还是跟着女眷在后院,直郡王府的弘昱,毓庆宫的弘皙、弘晋,三贝勒府的弘晴、弘晟,四贝勒府的弘晖、弘昀、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五贝勒府的弘昇、弘晶、福寿,七贝勒府的弘曙、弘暻、三阿哥、五阿哥,来参加宴席的,光是这些小阿哥就足足有15人,再加上那些小格格们,都快成一个孩子窝了。

不过,八贝勒府一根苗都没有,九贝勒府和敦郡王府的小阿哥则是年龄太小了,根本不能抱出来参加宴席。

不过做了母亲的人,凑在一起自然而然就会聊起孩子,聊起自己的育儿经,在座的皇子福晋当中,没有儿子的只有太子妃和八福晋,不过没有生养过的就只有八福晋了。

别看八福晋以前因为性格不讨喜,但是在聚会的时候却是没少发言,不过现在,八福晋仍旧有心做人群的焦点,只不过根本就插不上话,她自己挑起来的话题又没人感兴趣,不光没人搭话,连认真听的人都没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她在妯娌们中的地位就成了这样,没人搭理。

不过人活的就是个体面,哪怕没人搭理,八福晋仍旧做出一副冷艳高贵的样子。

八爷的境况倒是比八福晋好得多,女人家喜欢家长里短的聊,男人就不是这样了,有上进心的聊的自然是事业,没上进心的,比方说胤祺,也不会把儿子挂在嘴边,哪怕是聊一些闲人逸事,也不会聊家长里短,所以在这方面,八爷的压力真的要小得多,更何况他远比八福晋会做人,不管是在什么场合,都不会沦落到没人搭理的程度。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最会居家过日子的胤祺不会把儿子挂在嘴边,不过上个月双喜临门的敦郡王却是截然不同了,很是喜欢显摆自己儿子,一个还没满月的小娃娃,在敦郡王嘴里却成了孔无有力、聪明伶俐的巴图鲁,好在敦郡王还知道留点谱,没把自家儿子吹嘘成才高八斗的神童,不过就算是这样,也仍旧让大部分人都适应不良。

在敦郡王之前,这些做了阿玛的皇子阿哥们,可从来都没有这样的,满朝的文武大臣更没有在他们面前如此吹嘘过自己儿子,老十虽然做了郡王,但仍旧是一副孩子心性,一点儿都不稳重,不过谁让人家命好呢,会投胎比什么都强。

第70章

后院的宴席分成了三拨,一拨是嫡妻,一拨是妾室,还有一拨就是三岁往上的小孩子们了,她们的交际圈子也基本上是这样,正室之间互有往来,妾室之间也是互有往来。

七贝勒府的纳喇氏大概是她们这个小圈子里最为成功的人了,得宠,生的多,哪怕在这些侧福晋当中样貌算不得出彩,出身也算不上高,不过人家就是合了七贝勒的眼缘,被七贝勒放在心尖儿上宠着,旁人也就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儿了。

不过纳喇氏为人并不张扬,甚至还有几分低调,当然这可能跟她的样貌和出身也有关系,样貌上,清秀佳人一个,没什么攻击性,甚至可以说是寡淡,出身也不高,没有傲人的家世,也没有出息的父兄可以依靠,所以纳喇氏的性子很是温柔,说话都柔声细语的,不太像满族人家的姑奶奶,倒像是江南裹着小脚的汉人姑娘。

不得不说七贝勒的审美,和中年以后的康熙很像,康熙的后宫最初多是性子爽利的满族姑奶奶,后来得宠的新人便是从江南带过来的了,说话娇娇怯怯,不过跟良妃还是不一样的,如果说良妃是一朵在风中摇曳的小白花,那像密贵人这样从江南带过来的妃嫔,更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迎春花,虽然娇娇怯怯,不过却有着勃勃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