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页

三贝勒最看重的便是自己的嫡长子弘晴了,甚至亲自开蒙,从认字识字,到背书做诗,可以说是精心的很。

四贝勒看上去一副冷面冷情的样子,不过对弘晖却是有着一副慈父心肠,不同于直郡王对嫡子的娇惯,也不同于太子对长子的过分严厉,四贝勒应当是处于这二者之间,而且也在一直寻求一个平衡。

七贝勒对年纪尚小的嫡子并没有多么重视,不过对侧福晋所出的长子、次子、长女、次女,却是完全不同了,虽然待遇上并没有比嫡子高出来,不过这用心程度却是显而易见的,说到宠妾灭妻,七贝勒在这么多的皇子阿哥里应当算是头一份了,要不是七福晋出身高,性子强硬,如今又有嫡子傍身,这日子还不知道该怎么过呢。

八贝勒府里头一根苗都没有,自然没什么可对比的,至于九爷,福晋这才刚刚坐稳了胎,一个不满周岁的庶女也没什么好稀罕的。

光从对待孩子的态度上看,胤祺表现的就有些渣了,不上心,不负责任,毓秀倒是无所谓,现如今她财大气粗的很,单凭她自己也能给两个儿子足够优渥的生活,再说了身为皇家子嗣,他们生来就是有份例的,皇上给养着呢。

不过府里头的其她女人们,却是借此又让自己清醒冷静了一番,对自己的亲生骨肉尚且如此,难道还指望他对旁人有几分怜惜吗。

贝勒爷靠不住,这大概是整个五贝勒府集体的认知了。

第64章

南浔一行经永清、文安、河间、献县、阜城、景州,出发九日之后,也就是十月初四的时候,到达德州。

身体向来康健的太子爷,路经德州的时候患上了风寒,御驾一行滞留在德州整整十七日,一直到二十一日的时候,康熙直接下旨返京,中断南巡,等到明年的时候再继续。

十月二十六日,御驾抵达京城,也就是说皇上这次出去了也就刚刚一个月的时间,胤祺都还没玩够呢,直郡王和八贝勒你还没来得及把真本事拿出来了,皇阿玛就回来了,这不是逗人玩吗。

御驾在德州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留在京城的人是不清楚的,只知道太子在德州患上了风寒,以至于御驾不得不回返。

一众的皇子阿哥心里头那叫一个酸溜溜,也就太子有这样的待遇了,其他人别说是得了风寒,便是得了天花,也改变不了皇阿玛的行程,毕竟皇阿玛南巡可不是去游山玩水的,而是为了巡查河工。

胤祺心里头也酸,在皇阿玛心里头最重要的就是国事了,其次便是太子,哪怕他们剩下这些阿哥们加起来,可能在皇阿玛心里也比不过一个太子。

心里泛酸,再加上他本以为会有好几个月的闲散时间,如今一个月便已经结束了,胤祺别提多不爽了,御驾回京的当天,甚至让厨房上了酒。

毓秀没有要陪着的意思,同桌而食,这位爷喝酒,她则是和弘晶一起享受美食——玲珑牡丹鲊,是用鲫鱼、鲤鱼肉细细批做薄片,然后将鱼片拼成牡丹花样,摆放在盎中,色微红,如初开之牡丹,不光是瞧上去漂亮,味道更是不差。

酒过三巡,前院那边就来人了,先是四哥派来的奴才,又是九弟派来的奴才,说的都是同一件事,让他这段时间别冒头,别惹皇阿玛生气。

虽未言明原因,但是御驾刚刚回来,而且南巡也是半途终止,胤祺只是没什么上进心而已,并非是个傻子,当然清楚必然是南巡途中出了什么差错,而且应该是跟太子有关。

四爷南巡回来之后就闭门谢客,大有要避风头的意思,九爷如今还在宫中住着呢,虽然谈不上什么闭门谢客,跟走之前一样,满脑子都是自鸣钟的事情,在上书房上课的时候都会偷偷画图纸,上书房的师傅如今也算是习惯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左右九爷就算是没把心思放在读书上面,功课也比十爷好出一截来,更何况皇上都没管,做师傅的又何苦去操那份心。

要知道给皇子阿哥做师傅并不是一件好差事,大清毕竟是满人建立起来的朝廷,跟汉人不同,没有那么尊师重教,旁的不说,太子当年在上书房读书的时候,上课之前,师傅要先给自己的学生下跪行君臣之礼,上课的过程中,师傅要跟自己学生说话,必须要先跪下,学生背书的时候,师傅也要一直跪着,什么时候等学生背完了,什么时候才能起身。

上书房来来回回有那么多的师傅,最大的倒霉蛋就应该是旗人徐元梦了,人家身为一介文人,可以说是满腹的文采,只不过骑马射箭不在行而已,但就是因为不能够挽弓射箭,便被康熙当着众皇子的面责骂,稍稍为自己辩解了几句,便引得康熙勃然大怒,不光立马让人将其按住,一顿板子打成重伤,还下令抄了徐元梦的家,将徐元梦的父母发配到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