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他都已经做好了被拉回家的准备,想着自己到时候偷跑出去打工,绝对不会再跟家里联系了,以后挣了大钱,他一个人花。

但是比起辍学出去打工,他还是更喜欢上学,哪怕在二中的成绩只能在中下游也是一样。

现在的生活,就像是在做梦一样,美好的让人觉得不真实,没有父亲的拳头,没有后妈的挑拨和咒骂,周一到周五和大家一起上学、放学,周六、周天则在学校照顾花草树木,这事情可比下地干活轻松多了,要不是顾老师,这样的活可轮不上他。

说起来,周明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只不过现在这种情况,他能做的确实不多,想帮着顾老师家里干活,但是人家家里有自来水,用不着去挑,至于劈柴砍柴,那就更用不上了,人家家里点的都是炉子,烧的都是煤球,但是半点儿能帮上忙的地方都没有。

所以想要报恩,除了用功学习,就只能等到日后了。

虽然学习算不得出类拔萃,但周明一直深信自己会是一个有大出息的人,恩情早晚有一天是能够报的,至于那些恶人,总有一天会后悔的。

顾川可不知道自个儿学生在想什么,也无意猜测,都说施恩不图报,他虽然人生境界不高,但是帮周明的时候确实没想过什么报答,不过顺势而为罢了。

对于周明,他没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毕竟周明只是一个班级的五十分之一,所占的比重并不大,而且夏婉肚子一天天变大,如今就像一口大锅贴在肚皮上一样,看着走路都让人担心。

好在怀胎九个月的时候,学校终于放寒假了,这时候没有补习班,学校也不至于在高一就缩短学生的假期,所以腊月二十二就可以回家照顾孕妇了。

可能是营养太好,也可能是因为辞职在家运动量偏少,上辈子腊月二十九出生的儿子,这辈子大年初三才生出来,7斤6两,胖小子一个。

虽然出生的时间变了,体重也变了,但名字还是之前的那一个——顾浩,这纯粹是当爹的图省事懒得起了,已经活了这么多世,有过那么多顾姓孩子,起名字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好寓意的字基本上都被占上了,虽说重复了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心里头确实有点儿别扭,还不如按着原来的名字叫。

年底的县中心医院冷清的很,本来就只有两处小楼,但还有不少病房空着呢,除非是孕妇和重症病人,实在离不得医院,否则大过年的谁也不会在医院呆着。

托过年的福,夏婉很是幸运的单独住在一间病房里,只不过住院的人少,值班的医生和护士就更少了,夏婉是自然分娩,没动手术,孩子也健壮的很,所以刚从产房推出来,人家就跟顾川说了,”产妇和孩子都没什么事儿,傍晚就可以办理出院手续出院了。”

要知道夏婉是早上6点觉得肚子疼,6点半的时候送到县医院,上午10点才推到产房去,生完孩子推出来也才刚刚12点,傍晚办理出院手续出院的话,待了还不到12个小时呢,时间未免太短了些。

什么时候出院,顾川暂时还没拿定主意,这事儿得跟小仙女和丈母娘商量才行。

是的,别人家跟过来的都是婆婆,他们家跟过来的是丈母娘,谁让她们实在是抽不出时间来呢,总不能领着几个孩子到医院来,那就不是帮忙,而是添乱了。

夏母上午的时候回去了一趟,熬了一锅母鸡汤给放保温桶里带过来,上面还漂着一层黄油,光是闻着味儿,就能让人流口水,但吃到嘴里可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一点儿盐都没放,寡淡得很,也油腻的很,实在算不上是好吃。

不过产妇就得吃这个,平日里再怎么娇气,当了母亲以后总归是不一样的,妊娠之痛都可以忍受,不放盐的鸡汤就更可以忍受了。

“小家伙,要是你长大以后不好好孝顺我,那可真是亏了良心。”夏婉眼泪巴巴的道,本来以为生孩子就已经够疼的了,但是没想到开奶也这么痛,满清十大酷刑也不过如此,如果这孩子长大以后是个不孝子,那可真是亏了。

夏母瞪了女儿一眼,“胡说什么呢,浩浩出生还不到一天,你就说这话,哪有当妈的样子。”当妈的养孩子可不图他日后孝顺不孝顺。

夏婉很是不服气,小声嘟囔道,“我这说的都是实在话,当妈的怎么了,当妈的也是人。”无私奉献那是老一辈人的思想了,而且就算是老一辈的人,也不是谁都能做到。

夏母很是有经验的沉默下来,她跟女儿不是一代人,而且她这个女儿还不是一般人,说句不太好听的话,那就是离经叛道,小顾多好的人,长得好、工作好、脾气好,但是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她闺女使唤起来可是一点都不心疼,而且理直气壮的很,为了这事儿,女儿刚结婚那会儿,她们俩没少争吵了,只不过谁也不能说服谁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