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娘在地里干活呢,叫她回来你去干?”顾英本来就因为妹妹哭,所以心情不好,再加上对面站的又是他那糟心的爹,说话的语气相当重。

“行,那我去干。”顾川开口应承道,不就是下地干活吗,他又不是不会。

顾英乐了,要不是得在家看着妹妹,他都想去地里看着顾川干活,“那爹你赶紧去吧。”

对于下地干活这事儿,顾川无所畏惧,特意把身上的长衫脱下来,换上干净利落的短褐,只不过原身从来没有下过地,以至于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家的地在哪儿。

顾川一路走一路瞧,但是地里头的人全都弯着腰耕地,根本就瞧不见脸,穿的衣服也就那几种颜色,黑色、灰色、蓝色,放眼望过去也没多少差别。

“秀才公,大中午的你不在家读书,出来干嘛?”说话的是李家二郎,李香莲本家的二表兄,读书人细皮嫩肉的,就不应该出来受这个罪,再说了他这位表妹夫,年纪轻轻就已经是秀才了,将来指不定有多大出息呢,最起码也能当上举人老爷吧。

“东妹在家哭着呢,我去地里把香莲替下来。”顾川解释道,但是他出来都有一刻钟了,还没找着人呢。

李家二郎面露尴尬,“顾大爷他们好像在西边那块地里,不在这边。”

顾川就更尴尬了,出门的时候他根本就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以至于南辕北辙。

“不过秀才公,你是读书人,干不惯地里的活,我去给你们家帮帮忙,你带二表妹回去看孩子吧。”都是一个村子里头长大的,年龄也没差几岁,只不过人家从小上学堂,他从小在地里转悠,根本就没有太多的交集,哪怕成了亲戚也一样,他们家兄弟五个呢,地里的活早就干完了,与其在村子里瞎转悠,还不如去给秀才公家里帮帮忙呢,人家哪天发达了,也能记着他的好。

顾川连连摆手,“这可使不得,我自己去就成。”

一个连自家地都不知道在哪儿的人,哪里会干什么农活呀,李家二郎不由分说,转身带头往西边走。

得,有个带路的也不错,总好过他跟瞎眼的苍蝇一样乱转悠,找不到地方。

村子里的人对每一块地都如数家珍,哪一块地是哪一户人家的全部都清楚,去地里转悠一圈,哪家人在哪块儿地里干活也都能记住,这感觉就好像文人看文章一样,就算是不怎么用心,内容也能记个大概。

有你家二郎在前边带路,顾川是一丁点儿的冤枉路都不需要再走了。

“夫君,你怎么过来了?”先看到顾川过来的是李香莲,如今已经是9月份了,但脸上却还滴着汗呢,再加上刚刚出了月子,唇色苍白的很,几乎看不到多少血色在上面。

“川子怎么来了?”顾老爷子把手里头的家伙事儿放下,踩着犁过的地,往地头走去,地里的活也不急在这一时半会儿,川子可是从来都没到地里来过,别是遇到了什么难事儿。

“东妹在家都饿哭了,我寻思着让香莲回家看着俩孩子,我在地里干活。”顾川一边说着,一边儿就往地里走。

“秀才公,这可使不得,你哪是干这种活的人,我去干,反正我们家地里的活已经干完了。”李二郎颇为积极的道。

“李二娃说的对,川子你在家好好读书就行,地里的活不用你操心。”顾老爷子赶紧道,他从来没有让儿子下过地,以前还没读出功名的时候都没有,现在是秀才公了,那就更不可能有了。

“对对对,川子,你还是回家读书吧,要是觉得烦闷了,就在地头走走,地里的活就不用你了。”顾老婆子道,她老婆子今年才40岁,还能再干上十几年呢,绝对能把儿子供出来,供成举人老爷、官老爷。

“夫君,我这就回去喂东妹,到时候再赶回来就成,肯定饿不着她。”自己的孩子自己难道会不心疼吗,她又不是不回去喂孩子,家里头顶顶重要的事情就是夫君读书,可不能因为女儿的事情,就耽误了夫君,要不然她就是把孩子带到地头上来,也绝对不会让夫君下地干活。

说话的功夫,李二郎已经在地里干起来了,众人怎么劝都劝不住,不过让人家帮忙干活,总好过让儿子/夫君下地干活。

顾川别说是下地干活了,就是农具都没摸着,都被顾老爷子从地里拉出来,“你们俩赶紧回家吧,川子媳妇今天就在家呆着吧。”

老爷子硬是看着儿子跟儿媳妇走远了,才重新回到地里干活,要说这20亩的地,就只有一家三口人种,其中两个还是女人,肯定是累,但是再累,心里有奔头,日子也就不觉得苦了,村子里谁不羡慕他们家养出了个秀才公,这都是他儿子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