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嫂她也拿不定主意,指望不上她,还是咱们哥俩商量吧。”定安侯淡淡的道,与其说是拿不定主意,倒不如说是漠不关心,反正没有一个是嫡出,不管是谁日后继承了爵位,夫人作为嫡母,谁也越不过她去。

这样的事儿,哪是一个当弟弟的可以决定的,关系再亲近也不行,顾川继续出主意,“不然问问剩下那几个侄子,看看他们有什么意见,毕竟作为继承人,最好还是要能关照兄弟。”

定安侯如今也是病急乱投医,“行,那我改天找他们聊聊,要是娘在就好了。”如果娘在的话,什么话都会跟他说,父母对孩子和妻子对丈夫、弟弟对兄长、儿子对父亲都是不一样的。

也不知道几个小儿子会不会也顾左言他,不肯跟他说个准话。

第74章 假正经爸爸(十四)

定安侯那边继承人的事情迟迟定不下来,完全不如他弟弟爽利,当年可是亲自上折子把嫡长子从继承人的位置上撸下来,然后定下了嫡次子,如今府中也算得上是井然有序了。

当然也不可能全府都皆大欢喜,李明玉初闻这件事的时候,还未曾与顾辉定亲,只不过当时事情就闹大了,平头百姓可能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但是稍微有点门路的人,都能知道顾辉是为了她才放弃继承人的位子。

家族的名声都已经被带累了,她却不能不嫁,不然的话,莫说哥哥的前程,就是她一家人的性命都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毕竟人家是简在帝心的伯爵,而她家不过区区一个商户,整治起来要多容易有多容易。

所以那她心里头有怨、有悔,她也只能嫁了,更何况顾辉虽然不再是伯爵府的继承人,但毕竟是伯爵爷的嫡长子,官途总要比其他人更顺些,而哥哥也能借着伯爵府的势力,不说平步青云,但最起码不会被旁人欺负了去,商户出身,想要在朝廷上有所作为,实在太难了,她不忍心哥哥为将来的事犯愁,更不忍心让娘一辈子都生活在姨娘的阴影下。

不管怎么着,李明玉终究是嫁了,而且对顾辉的态度也是一如既往,嫁进伯爵府以后,上孝公婆,下照顾弟弟妹妹,把能做的都尽量做好。

只不过,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是,15年了,她和顾辉都已经有了两子一女,庶出的孩子也已经有了好几个,顾辉居然只升了一级,正六品到从五品。

哪怕能力不济下,有家世在,有公爹在,按理来说也不该如此,要知道公爹已经是户部尚书了,便是卖他的面子,顾辉也不应该升迁的这么慢。

这时候李明玉才知道,当年那件事情对顾辉的影响有多大,对她的影响又有多大,兄长如今已经官至正五品了,但是他起点低,当年刚入朝的时候只是正七品的小官儿,如今这样,算得上是仕途顺利了。

只不过15年已经过去了,娘都已经去了,兄妹之情也所剩不多,兄长的仕途顺利也没办法让她忘记自己现在的处境,公爹在的时候还好,她们还能住在伯爵府,外人也会高看一眼,但是等到公爹不在了,在京城一个从五品的小官儿,而且还是升迁无望的小官儿,谁会卖她们面子,等到儿子们需要入仕的时候,谁又帮得上忙。

李明玉越想就越觉得不忿,特别是还有四弟妹做比较的情况下,人家是兵部尚书的掌上明珠,嫁过来没几年就能操持伯爵府的中馈,等到公爹去了以后,四弟和四弟妹就是这府里名正言顺的主人,跟她们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

心里有了怨怼,李明玉就起了坏心思,她过得不好,旁人也甭想过得好,公爹有16个儿子,她们妯娌也有16个,吃饭的时候锅勺还能碰到锅沿儿呢,更何况是人,虽然以前还算是相安无事,但是彼此之间并不是没有矛盾,把小矛盾挑起了,慢慢累积成大矛盾,大家就都不好过了。

顾川和姜氏一开始还没发现,但是事情慢慢就闹大了,今天这个人过来请他们做主,明天那个人过来跟他们告状,这还了得,妯娌之间闹得僵了,自然就会影响兄弟之情。

“一开始的确是老大媳妇儿挑的事儿,但是后来就是她们自己作了。”姜氏叹了一口气道,之前她对这个儿媳妇的确抱有偏见,但是十几年都过去了,比起她儿子来,人家确实算是知事明理的了,但不知怎么又闹起来了,搅和的一大家子人都过不好。

这些狗屁倒灶的事儿,顾川真的是不想管,他一个都快50岁的老人家,孙子都不知道有多少个了,也到了该颐养天年的时候,再说原身的愿望早就已经完成了,儿子们也都能独当一面了,当然也到了他该好好享受享受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