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就是跟这姑娘情投意合了,虽然还没有到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的地步,但是这两个人算得上是私定终生了。

别说姜氏了,顾川脑袋都大了,这是什么时候,居然还有人玩私相授受,在世人看来那就是没规矩,没规矩就没规矩吧,听老大这意思日子好像还不短了呢,怎么就不知道过来跟父母说一声,若是哪天被人撞见了,败坏了自己的名声,败坏了人家姑娘的名声,那可怎么办。

“多久了,你们两个情投意合多久了。”姜氏把‘情投意合’这四个字念的极重,面上还带了几分讽刺,大家闺秀肯定是办不出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事儿,肯定是出身小门小户,指不定是怎么勾搭的辉儿呢。

顾辉也是知道规矩的,眼睛盯着地面,不敢瞧父母,但是想起喜欢的姑娘,还是小声道,“没多久,人家也是好人家的姑娘,是我追求她的。”

“没多久是多久,好人家的姑娘私底下应了你的追求,这可真是好人家的,连带着咱们家是不也成了好人家。”姜氏讥讽道,如果这都是好人家,那清清白白、讲规矩的人家算什么,那就是迂腐人家了吗。

顾辉还从来没有被母亲这样疾言厉色的说过,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作何反应,但是更不想把这事儿就此作罢,耷拉着脑袋站在原地一句话都不说,但是也不肯走。

“李瑞是哪一家的公子,跟你情投意合的那姑娘又叫什么,排行老几?”事到如今了,还是问清楚为好,说实在的,对于这样的姑娘,顾川也有几分看不上眼,当然不排除人家姑娘可能确实是对他儿子动了心,但是在闺阁里头便敢如此不守规矩,结了婚、嫁了人岂不是要变本加厉,更何况他这大儿子现在看来也是那种不守规矩的人。

老大可是嫡长子,老大的夫人将来就是家里的嫡长媳,他膝下这么多儿女,如果长嫂是个不懂规矩的人,要么会受委屈,要么好好的苗子就会被养歪了,前者他们夫妻俩还能管管,后者可就是乱家之源了。

所以如果是其他的儿子结婚,都不会有这么慎重,唯独大儿子,他的妻子人选是需要慎之又慎的,但偏偏这个人好像还没有作为嫡长子的意识。

“李瑞去年就考中了举人,明玉是他嫡亲的妹妹,也是家里头唯一的嫡女,排行第四。”顾辉斟酌着道。

这根本就还是个孩子呢,这些年一直在书院读书,他们兄弟姐妹里,就数跟这个大儿子接触的时间少,没想到虽然是长子,这性子实在是……让人失望。

“你把她们的背景一五一十的说完,婚姻不是儿戏,桌上的那些人选,我跟你娘准备了两三个月的时间,不管是家世背景,还是性格爱好,那都是调查过的,你的意中人我们也会调查,所以或早或晚,你想瞒的事情我们都会知道。”顾川手撑在炕桌上,着实有了几分不耐烦,天真如此,怎么能担得起嫡长子的担子。

“李瑞他们家是经商的,生意做得好像还挺大,聚信德就是他们家的,而且李瑞跟我同岁,如今就已经是举人了,未来肯定能再进一步。”顾辉说这话的时候还是挺忐忑的,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是低下了,虽然本朝允许商人参加科举,但是能中者寥寥无几,而且就算是中了,官位也没有超过正五品的,爹娘怕是会觉得门不当户不对。

顾川和姜氏对视了一眼,两个人眼睛里都是明明白白的反对,这样的家世,再加上私相授受,怎能不让人怀疑老大根本就是被算计了,当然了老大也不无辜,如果真的是规规矩矩的端方君子,那人家就是想算计也算计不了。

“不管怎么说,私相授受都是不懂规矩、辱没家风的事儿,罚你,应不应该?”顾川没提那姑娘的事儿,只说惩罚。

“应该。”顾辉这话说得心甘情愿,本就是他坏了规矩,这惩罚他当然认了。

“这两个月你也不需要去书院了,就在你的院子里禁足,每日把金刚经抄一遍,让人送到我的书房来。”金刚经一书总共有5000多字,一天抄一遍,那除了吃饭、睡觉以外,这一天也甭想干别的了。

等老大走了,顾川才跟夫人道,“注意他院里的动静,别让人往外传消息。”先让老大好好长长记性,至于婚事,李家还是需要好好调查一番的,

啧,在原身的记忆里头,上辈子也没这回事儿啊,突然闹出个幺蛾子来,让人头疼。

“老爷,这是绝对不能让老大的意思办,他年纪轻,于男女之事上什么都不懂,顾家不能有一个这样的嫡长媳。”姜氏赶紧道,娶这样一个女人进来,这是要乱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