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头说不出是失望还是高兴呢,还能下地走路当然是好的了,不过听郎中这意思,以后怕是要留下残疾了。

不过,他也能想得明白,人该知足的时候就得知足,要不是老二回去这一趟,他可能连这个年都撑不过去。

“能走路就好,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走路瘸点也没什么。”

顾川心里头早就有数了,他爹本来就已经不是年轻人了,又耽误了一个月的治疗时间,断骨周围的软组织一直在长,想要把骨头掰回原来的位置,光是疼就够让人受的了,而且就算是受了这疼,把骨头掰正了,用木头绑上好好养着,也没有办法恢复到原来了。

“李郎中您治吧,能恢复成什么样就恢复成什么样。”事到如今,就只能看看灵泉水能不能在这方面起点作用。

怕顾老头觉得在孙子面前丢脸,顾川特意让儿子去堂屋待着,写两页字待会他检查。

“忍着点儿,我要动手了。”李郎中说完,手就已经摸到了骨折的位置,靠蛮力硬生生的把骨头掰回原来的位置。

顾老头拳头紧紧握着,脸上疼的全是汗,牙关紧咬着,时不时的发出几声惨叫,要不是半截身子还有另一条健康的腿都被儿子抱着、压着,他这会儿可能就拖着伤腿移到角落里去了。

等到李郎中把腿上的夹板绑好以后,不光是顾老头大汗淋漓了,就连顾川的后背都流了不少汗,衣服湿乎乎的贴在身上。

“伤筋动骨一百天,你爹这得好好养着,我现在给他开几服活血镇痛的汤药,等吃完以后,再去药堂找我,我给他换别的方子。”

现在吃的药主要是为了化淤血止疼,养段时间以后,再用药就得促进骨痂生长了。

“那平时吃什么对养伤好?”顾川紧跟着问道,哪怕有多年的行医经验,这会儿也只能装小白。

“吃清淡点儿,像是蔬菜、鸡蛋、豆腐、鱼这一类的东西,忌食酸辣、燥热、油腻。”李郎中耐心的很,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老人家腿耽误了一个月才治疗,但瞧着儿子也不像不孝顺的样子,肯定是事出有因。

顾川连连点头,边跟李郎中说话,边送对方回药堂,顺便拿药,回家的路上又去了一趟朝市,买了一条冻鱼和两块豆腐,这也得亏是他半年前找借口拿出来不少东西,不然的话可吃不起这些。

第44章 农家子爸爸(十七)

鱼在夏口镇是稀罕玩意儿,顾老头活了这么多年,这还是头一次吃鱼呢,都不知道该怎么下筷。

“吃的时候小心点儿,得先把鱼刺挑出来,像这样。”顾川做了个示范,鱼主要是拿来做汤的,是因为熬的时间久,调料放的也比较足,所以鱼肉这会儿已经有滋有味儿了。

顾老头第一口吃的相当小心,甚至连鱼肉在嘴巴里是什么味道都没有尝出来,不过这并不能妨碍他的好心情,这样的日子算是掉进福窝里了,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你也不能光听那个郎中的,什么豆腐啊鱼啊都往家里买,谁不知道这些玩意贵,爹身子骨好着呢,那些有钱人家的老爷不一样,用不着吃这么金贵的东西。”如果可以的话,他连那些药都不想吃,但又怕不吃药好不了,没办法下去走路了。

“也就吃三个月,您就放心吧,吃不穷儿子我。”顾川难得说笑了两句,又不是之前恨不得把一个铜板掰成两半花的日子了。

有钱了就是不一样,以前老二哪会说笑呀,什么时候说话都板板正正的,甚至能不吭声就不吭声,不过这样也好,起码不用担心他在外边吃亏了。

虽然儿子现在有钱了,也舍得给他花钱,但顾老头却是不能心安理得的接受,吃这么好的东西给他一个糟老头子,总感觉是浪费了,还不如攒下来给孙子呢。

不过,顾老头这会儿可拗不过自己的二儿子了,每天不是鱼、豆腐、鸡蛋,就是排骨、猪蹄、鸡肉,甚至连吃菜都不是晒好的野菜,而是新鲜的白菜和韭菜,他从一开始都舍不得吃,到最后的尽量吃,不尽量吃不行啊,也不知道老二怎么这么变得这么讲究了,现在居然不吃隔夜的菜,如果当天没有吃完,这小子居然用来喂狗,他就没见过比人吃的更好的狗。

所以越舍不得,顾老头就越尽量的吃,只有吃进人肚子里,才不算浪费了。

从年前吃到年后,从腿上刚打上夹板吃到能下地走路,从冬天吃到夏天,反正家里都的伙食就没变差过,不过尽管如此,顾老头从来没跟顾川提过要接济其他几个兄弟的事儿,甚至连老三、老四过年的时候来看他,都不让老二给他们特别重的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