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仓皇

大明1617 淡墨青衫 3459 字 5个月前

赖同心是打内院出来,几个幕僚都被看守的严实,内外隔绝,在外当然是看不出什么不妥当的地方来。

“咱们回营去。”王守备道:“令将士们都回营戒备,就算出什么事,有兵马在身侧,那就什么也不怕。”

“说的就是。”李守备狞笑一声,脸上的鞭痕象长虫一样蜿蜒曲折,他盯着赖府,一字一顿的道:“咱俩的五百马步都是精兵,强悍之处不在内丁之下,这才被选来新平堡。赖同心麾下说有千人,其实我看也就八百人左右,多半老弱营兵,真打起来,还真不知道是不是咱们的对手……这一鞭之仇,迟早我要找机会给报了。”

“放心。”王守备道:“赖同心只要稍有不妥,咱们就把他收拾了。新平堡里没兵,就咱俩最大!”

赖同心抽出那一鞭,其实也隐隐有想着报信的打算和想法,打完之后自己也是后悔,深怕两个守备看出不妥,立刻有所反应,待奔出一段距离,回头看时,却见两个守备已经策马回营,他冷冷一笑,知道自己最初的选择还是对的。

街道上行人甚多,不过赖同心在新平堡可谓人人都认识,见他策马赶路,不少人都主动让开道路,由得赖参将飞驰向前,直奔张瀚的府邸而去。

路上的人们就看到一个穿着燕居的长袍,其胖如球的赖同心一脸仓惶的策马飞奔向前,看到这样的场景时,很多人神色凝重,感觉风雨欲来,但他们心中又有一些期盼,希望能维持眼下的这种局面。

哪怕是心里站在和记一边,相当多的人还是希望和记能和朝廷维持住眼下的局面,毕竟兵凶战危,如果真的打了起来,对大人物来说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对普通的百姓来说,则可能是亡国破家的结果。

对亡国,相当多的人根本无所谓,如果破家,不管是住宅被烧,田亩被毁,生意禁停,或是家族中有人被兵祸害了性命,对普通人来说都是不愿承受的结果。

辽东大乱之后,辽民的遭遇也是令人同情之余,份外警醒。

所以不少人对张瀚回新平堡居住感觉高兴,他们认为这样的话可以保证新平堡一带的安全,直到朝廷派驻了大量兵马之后,才叫堡中居民更加的不安起来。

当人们看到赖同心真的一脸仓惶打马狂奔,直趋张瀚府邸的时候,不少人脸上变色,真正感觉到了威胁的到来。

除了感觉害怕之外,也有一些壮实汉子面露激愤之色,他们还不知道确切的消息,只能按着脾气,一脸阴沉的聚集在一起,低声的讨论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不得要领,消息闭塞,他们的讨论多半触及不到实际的情形,但讨论的结果有一点是确切无疑,并且得到所有人的赞同,就是朝廷对张瀚猜忌日甚,赖同心的举措,很可能是一次大规模变故的发端和开始。

很多人倚在街市上的大酒缸旁,这是平民的享受,几个一人多高的大缸子,里头装满了烈酒,这种番薯酒是和记的出产,价格相对来说很便宜,不仅便宜,还很过瘾。

一般扛活卖力气的汉子,很容易就能接受这种烈酒,自面世以来,烧酒已经彻底驱离了软绵绵的黄酒和各种果酒,米酒,直接占据了下层人的市场。

入口就是辛辣,入喉之后更是一道火线直冲而下,到了胸腹之中已经如火一般燃烧起来,入胃之后,哪怕是寒冬腊月的时候,身上也是感觉到一阵阵的热流自胃中直冲出来,令人感觉全身舒适。

夏天时,人们还愿意喝一点冰凉的果酒,到了秋季之后,秋冬春三季,都已经是烧酒的天下。

一碗烧酒只要六文大钱,相当廉价,当然对和记来说,番薯烧酒的利润已经足够高,每缸烧酒,其本钱也是十分的有限。

几碗烧酒下肚,不少人眼都红了,聚集起来的人群也越来越密集,看到赖同心进府之后,不少人张嘴叫骂,当然是骂的巡抚和兵备道等人,赖同心也不在话下。

说来有趣,卢象升为官之后操守品性能力无一不是拔尖的,在哪儿官声都是一等一的好,洪承畴也并不差,还有傅宗龙等人,都是大明官场中罕见的英才,官声都相当的好。

但在大同和宣府一带,他们可能挨了这辈子最多的骂,甚至有一些大同籍的御史有空就会弹劾他们,弹章之上当然不会说别的理由,只是随意挑些错来弹劾,因为大同籍的御史也是受了家乡父老的影响,对前来针对和记,一心要谋害张瀚的这几个地方大吏,心中也并无丝毫的好感。

在众人担心的目光之下,赖同心早就进入府中,而其一入张府之后就再无声息,在外等候的人群一个个急的抓耳挠腮,恨不得跟进去,把赖同心捉出来,好好的盘问一下才好。

大约过了两刻钟功夫,众人忽见张府的大门猛然大开,赖同心十分狼狈的半退着出来,嘴里嗫嚅着不知道说着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