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妙笔

大明1617 淡墨青衫 2685 字 5个月前

和记在征服草原前是完全的步兵队伍,骑兵极少,完全不成规模。

后来张瀚用欧洲骑兵的密集冲阵法来训练少量的骑兵,在草原征伐时起了大作用,其后和记才慢慢发展出了大量的骑兵,并且现在连步兵都是骑马步兵为主了,但为了锻炼行走能力和体能的长途拉练一直没有被移出训练科目,不止是新兵,老兵也一样逃不掉这种苦训。

在几百年后,负重五六十斤的军人一天越野拉练五十公里,这是相当正常的科目。现代的医疗和技术水平,后勤供应,当然远超此时。

但古人的能吃苦,能艰苦条件的适应,也比现代的青年人要强出许多。

和记的远征拉练,一天百里也是相当正常的水准,当然,负重要轻很多,一般也就是二十多斤到三十斤左右。

如果负重五十斤到七十斤,那就是跳荡战兵的负担了,能在负重情况下完成一次战斗,体能就相当出色,要归功于平时的艰苦拉练了。

朱之余对眼前的矿兵队伍有相当的信心,也对和记能守住新平堡具有信心。

多年的交道打下来,朱之余心里明白,张瀚和他的部下从不打无把握之仗,不行无把握之事。

张瀚的性命是和记最要紧的事情,怎么可能会全无准备。

如果把朱之余放在洪承畴或是卢象升的位置上,他可能就要更加谨慎小心,但那也没有用,大势之下,个人的努力毫无意义,崇祯严旨一下,难道洪承畴等人办不到的事,朱之余就能办到了?

明知是危局,甚至是死局,还得飞蛾扑火般的扑上去,恐怕那才是最为痛苦的事吧。

……

“好了,出发。”

王长富最后看了李庄一眼,由于缺乏人居住和打扫维修,眼前这个曾经相当繁荣富裕,人烟稠密的大型集镇已经有了初步破败的感觉。

“祭酒大人下令,全体出发!”

几个教官开始传达王长富的军令,一些助手和传令兵策马在校园内外大声呼喊着,声音在空旷开阔的空间带起了回音,显得叫声有些凄惶和紧张。

诺大的官校校舍已经只有眼前这二百余人,大半的教官和学员都转移到了草原上,只有少数教官带着学员在李庄一带拉练,滞留在了长城之南。

他们的家属几乎是百分之百都留在了草原上,分散在青城各处,主要以屯堡为主,每个学员和正式的军官都对家人的安置妥当深信不疑,军政司就是做这种事的,他们一向会把每个军属家庭都照顾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