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农书

大明1617 淡墨青衫 2602 字 5个月前

“曹伴伴差事做的不错。”信王最终道:“日后还要如此,有什么新的消息,及早来报我知道。”

“是!”曹化淳跪了一跪,说道:“不管官场还是市井坊间的传闻,奴婢听到了就会及时奏报给王爷知道。”

“嗯,你很不错。”信王脸上露出笑容,一脸满意的模样。

曹化淳知道王府之中很多人都在向信王报告消息,不过人们已经揣摩出了信王的心理。

由于信王深恶魏忠贤和客氏,人们报告坊间百姓议论时,多半都是说人心不安,对魏忠贤和专权和客氏的跋扈都多有不满,使得信王越发相信自己的判断,魏忠贤就是不法权阉,和其前辈汪直和刘谨之流无甚区别,皇帝多次提起魏忠贤勤谨耐劳,并且勇于承担,这些好处皇帝再三说起,但信王根本听不进去。

此时的信王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皇帝需要一个干脏活的太监,如果完全启用仁德的读书人来治国理政,岂不是更容易使国家欣欣向荣?

至于客氏,信王也不能理解天启皇帝对自己乳母的感情。

信王觉得是生母被赐死之后,皇兄把情感转移到了一个卑贱的妇人身上,简直是不可理喻。

天子理应冷酷无情,坚刚不可夺志,如皇兄这样的滥好人,信用太监权阉,信任自己的乳母,令其随意出入宫禁。

甚至有传言,客氏和其子侄淫、乱宫禁,甚至暗杀皇子。

信王相当的愤怒,哪怕客氏做的事使自己能成为事实上的皇储,但仍然使得信王早动杀机,如果有朝一日……信王眼神变得冰冷,身上也出现了难掩的杀机。

看着毕恭毕敬退出去的曹化淳,信王暗暗点了点头,他当然不会发现身边的这些太监一直在欺骗他,信王具有相当的自信,这是年龄,阅历,见识,加上个性综合起来的一种特点,这种特点使信王总是勇于下决断,但当他发觉事情根本不是如自己想象的那样发展的时候,他的自信又会荡然无存,变得不敢下任何决断,希望能得到所有人的帮助,过于刚毅的人一旦失去自信,其后果则是灾难性的,还不如平时性格温和的人,在关键时刻可能做出最合适的判断。

“哼,姑且待之,姑且待之……”信王一个人留在渐渐黑下来的屋子里,没有他的吩咐也没有人敢进来掌灯,外间传来隐隐的车马和行人经过时的声响,这个庞大的京师一切如常,十王府内都避免不了传进喧闹的声响。年轻的亲王穿着大红熟罗袍坐在屋子里的阴影处,嘴里则是念叨着皇帝兄长劝告自己的话,但信王低语的含义则是和他的兄长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他的姑且待之到底是何心意,怕是只有信王自己一个人才明白了。

……

“老师。”

孙元化步履轻快的走进徐光启家中的书房,进屋之后弯腰拱手行礼。

不管是怎样的技术呆子,尊师重道和应有的礼仪还是要讲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