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俘虏

大明1617 淡墨青衫 3032 字 5个月前

如果两年之后还发现心存异志和不满,那两年时间也就是其人的缓刑期而已。

对死硬份子,和记向来也不会过于怜惜,在这个时代,人们都愿意可以做一个强者。欧洲的殖民者可以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横渡大西洋,可以几十人几百人就和成千上万的土著血战。可以餐冰卧雪,可以在茫茫雪野中奋战,可以在枪林弹雨中听着轻快的乐曲迈向死亡。

人们对自己狠,对别人当然也更狠。

这个时代还没有太多的脉脉温情,童工广泛存在并被认为是合理的。

每个人都得负责养活自己和家人,如果办不到也只能这样,没有太多的同情和帮助。

这是一个奋进的时代,开拓的时代,发展的时代。

和记的商团军人和官吏们,还有屯堡的屯民们,工场的工人,矿场的矿工们,所有的人们也充满了进取的精神。

当然可以残酷的对待敌人,很有理由和没有什么犹豫的就杀死死硬的敌人。

在殖民的过程中,强硬的家伙总是死的最早的一群人,没有例外。

张瀚知道,二十年不到之后,建州女真南下的过程中就屠杀了一个又一个敢于抵抗的城市和乡村,无数为了头发和尊严的汉人死在屠刀之下。

所以仁慈很需要,因为要维系统治,但残忍也很需要,也是因为要稳固统治。

大片的俘虏走的很近了,明显都是很疲累的样子。

确实是如此,蒙古人生下来会走路就在骑马,他们在马背上一整天也不会太累,甚至没有什么感觉。

对汉人来说骑一天马就相当疲惫了,对新手来说堪称酷刑。

而眼前所有的俘虏都被骑马的龙骑兵押解着步行,从察哈尔人的地盘绕过西拉木轮河,再往受降城,距离大约是三百多不到四百里的样子,都是成片的荒草和灌木区域,有一两条小河,不怎么影响大队人马经过,还能帮助补充水源。

每个蒙古人身上都有一个干粮袋,还有一个皮制的水囊。

都是工业化流水线的出产,相当的朴实无华,但十分管用的东西。

这些当然是和记配发下来的物品。

几万俘虏,将来还得分散到几千里方圆的工地和屯堡还有两个铜矿里去,他们会在棉田里采棉花,在屯堡干很多力气活,在铜矿里下几十米上百米深的矿井,在野外用沉重的工具修路,从现在开始到未来几个月乃至一两年,他们都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不过劳动不是最主要的目标,他们会融在汉人为主的团队里,学汉语,学习汉人的思维方式,学习和记的管理办法,了解各种法度和规矩。

当这些家伙从远方回到家里的时候,会发觉他们原本的牧场和部落也不存在了,可能分在套部某个区域,可能是在漠北的某个牧场。

还好,妻儿还在,牧群也在,这是和记给他们的一个底线,如果一切都不存在了,和记最好还是现在就表演一场大规模的坑杀比较好。

一个健壮的牧人发觉家人和牧群都不在了,他会做什么?

这答案当然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要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