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传授

大明1617 淡墨青衫 2931 字 5个月前

信王的态度有些咄咄逼人,他自己没有注意到,天启也没有怎么介意。

皇帝很有耐心的道:“和记毕竟是根扎在大明,他们要反得过自己人这一关,和记的中坚和高层都是我大明子民,还有不少读书人在内,所以只要我大明内修政治,外御敌虏,和记没有机会就不会造反。如果我们操切行事,反而就会把和记给逼反,适得其反啊。”

“哦,原来如此。”

信王的态度相当敷衍,他对皇兄的话简直一个字也听不进去。

和记在此前打下了青城,现在又把河套地区都收复了。皇兄很应该出宫去走走,听听,看看百姓是怎么夸赞张瀚与和记的,再这样下去,大明这边的人心就要被张瀚全拉走了。

这一点来说信王还是够敏锐的,张瀚确实就是在养望。

打青城,打漠北,收复河套,在十三山之役时毅然出动千辆以上的大车,这些都是一个目标:涮声望。

有了足够的声望才能趁势而起,并且未来发展才会更顺利。

这一点来说信王的感觉是对的,张瀚已经势不可挡,并且相当危险,而且展露出了足够的野心。

“我要告诉吾弟一句话。”天启皇帝的脸色变得异常郑重,他看着信王,缓缓道:“如果能力不够,就要隐忍。如果力不足敌,又不愿忍,那会坏事的。行事要果决,但不是急燥,而且做事不能朝令夕改,要持之以恒,这样才会给下头的臣子们明确的目标,不会令他们无所适从。所以为人主者,一是要能忍,二是要会看时机,三是要政令通达,四是要持之以恒,五是要敢于有担当。”

天启说完这五条,脸上露出明显的疲惫之色,他道:“吾弟是否能听从,是否能领悟,只能看天意,天乎,天乎。”

信王低垂下头,唯有两眼目光闪烁。

……

李明礼和赵贵,塔布囊等人在月色下躺着休息。

所有人都累了个半死,没有人想动弹一下。

天气很冷,现在还没有出正月,在辽东是和冬天没有任何区别的。

在后世九月份,别的地方还是短袖短裤的时候,东北就已经是只有十来度的气温,需要穿厚实的衣物了。

在此时小冰期的大明,正月的天气和严冬还没有任何的区别,在新春时下的大雪到现在也没有化尽,官道上到处都是积雪,驾着爬犁的人相当轻松,与之相反的就是推小车和赶牛车的,要多费不少力气才能把车辆往前方推动。

李明礼这个牛录的目标就是赶着三十辆牛车和几十辆小推车往宁远去,那里已经聚集了八旗大军的主力,所有人都知道宁远城相当重要,明军在其中定然集中了相当多的军事物资,这个草谷当然要打,而且上下都相当起劲。

这十来天下来,整个牛录都捞到了不少的好处,连李明礼都弄了十几两银子和好几石粮食,这些粮和银子都在他跟着的牛车里放着,公中的部份回到牛录里还会再分,也会按比例上交,除了公中的就是大家自己抢的,每个开户人都有份,哪怕包衣也能带着好处,只要自己带的动又没有影响行动就随便。

大头肯定还是女真高层拿去了,从大小贝勒到各个固山额真,总兵官,参将游击们,还有底下的牛录额真们,他们才是大发其财。

普通的女真旗丁也和李明礼一样,弄几石粮,一些银子,少量的生活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