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突破

大明1617 淡墨青衫 2651 字 5个月前

要紧的就是图画的很好,画图也是军官的基本功之一,特别是张瀚打算发掘合格的参谋人员,看图和绘图是参谋人员的基本功,使用标尺拟定做战和训练计划都离不开这些基本功,孙耀的画图基本功十分扎实,看来他不象那些滑头鬼,感觉不怎么用的上的东西就不肯用心学习。

军官补习班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也在改变,在两年前,这帮人还是镖师的时候只是学习基础知识,看一些兵法上的入门书籍,现在已经在啃大部头,特别是每次战事过后都要把实战经历拿来当教学课,还有萨尔浒之战这样的大战,明军的动员集结,后金兵的动员集结,双方的态式,兵力,军械和后勤补给,战场态式,军队运动的经过,到实战,因为就是近在眼前的事情,对这些实战战例大家学习的都十分投入,孙耀肯定是下苦功的军官之一,眼前的图就是明证。

在孙耀的图上,很明显的标识出了在草原上几次遇敌的情形,另外就是设想配给小型火炮进行火力覆盖后的情形,当然也包括仓储区大火的那一次,图画的更加详细,同时估算了蒙古人的战斗力和意志,结论当然和张瀚所想的差不多,他的部下对蒙古人普遍的不看好。

“孙副百总,你的意见很好,我会慎重考虑。”

张瀚站起身来,很正式的向孙耀行了个军礼,说道:“感谢你的意见。”

孙耀的黑脸涨的通红,他用力还了个礼,答道:“属下感谢大人的夸赞!”

待这个新任副百总出去,张瀚用力在孙耀给的纸上拍了几下,脸上也满是兴奋之色。

每个人的思维里都有盲区,火炮就是张瀚的盲区。

到现在张瀚也没有想过铸炮的事,此前他就是一个纯粹的商人,镖师也只是用来赚钱,说实在的能练些冷兵器格斗的本事,能把帐局的货物和银两押运到目的地就算合格了,后来他去了辽东,思维一变,但想的只是组建一支强悍的军队,由持燧发枪的火器队伍,加上长枪兵的冷兵器方阵为依托,加上穿硬甲拿刀盾的战兵队,加上强悍的骑兵队伍,他倒真的没怎么想过火炮的事……

也不能完全怪张瀚,他毕竟是半路出家,而且大明的火炮走在一条歪路上,小型火炮的工艺差,气密差,火药用药差,象虎蹲炮和盏口炮打的全是散弹,威力严重不足,也就几十步内有一定的杀伤力,这样还不如用鸟铳或是大型的滑膛枪,效果不比这些所谓的火炮差,而大型火炮就是仿制的红夷大炮,来源是葡萄牙沉船,那是在船上使用的舰炮,火炮过于庞大和沉重,威力倒是够了,但用来守城绰绰有余,用来做移动攻击实在太过于困难,清军在攻击潼关时用了红夷大炮,在路上等了好几十天,炮队一直在后面做缓慢的移动,最少在张瀚现在了解到的明军或后金兵的做战序列里,明军使用不少诸如大将军炮这样的火器,但主要是用来攻城,很少和步队或骑兵配合,也没有相关的战法,只有戚继光的车营里火炮有不小的作用,但也是用来守备,而不是进攻,至于后金兵当然一门炮也没有,更不可能有相应的火炮战术。

张瀚最主要的军事知识来自后世的影视和书籍,然后真正浸淫的是明朝北方边军的体系,最终他决定的是西式的军事体系为主,明朝的军事体系为辅,他的一切只能是摸索着慢慢来,包括这一次的火炮事件。

“蒋奎,”张瀚坐不住了,他站起身来叫道:“你们随我到火器局。”

“是,大人。”

窗外的护卫们发出响亮的回答声。

……

张瀚一行人策马出门时,两个穿着青色棉袄的年轻吏员也悄悄骑马跟着,张瀚注意到了他们,停下马等候了一下。

“你们俩怎么跟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