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总兵

大明1617 淡墨青衫 2354 字 5个月前

一般来说各地的官员都会有自己的幕客,小到知县知州知府,大到总督巡抚,各官都会聘请幕客师爷,用来帮着自己做事。

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十分小气,以往秦汉时,官员可以自行征辟僚属,给予官职和俸禄,中枢还会认可,唐宋地方吏员编制充足,经费也是充足,到了大明,地方经费几乎一扫而空,弄的地方财政精穷,官员只能用不正常的手段捞钱来办公,如果想保留清廉的名声,那就不能充实财政,当然水利啊修桥补路啊这些公益事业也没有办法做,时间久了,地方上干脆就不做事不生事,这样反而有好名声,于是明朝中枢对地方的控制,地方的设施建设就是一团烂污,坦白说,明修驰道的水平也就是国初时奠定的基础,往下这二百年就是修修补补了。

地方财政不足,官员俸禄又低,吏员数量极少,官员只得用灰色收入来雇佣师爷,这就是明清两代师爷大行其道的由来。

不过张瀚有些摸不清楚,这杜慎明不大象是正经幕客,一般幕客分为钱粮,刑名,书启等各类,各有用处,文人愿给武将当幕客的很少,只有到总兵副将级别的才有这个资本,而且也不会有举人级别的幕客,多以秀才生员为主,杜慎明精明外露,胆大心细,不象是普通的师爷。

“在下家里也有一些小生意,到总兵幕府,就是帮着总爷料理些生意上的事。”

果然如此,张瀚微微点头。

杜慎明又做附耳状,对着张瀚轻声道:“少东主在大同设店,如果有总兵府壮以声势,恐怕就要容易的多。”

张瀚看看他,微笑道:“小弟正有此意。”

“只怕要在分红股本上打动总爷才是。”

明朝民间对总兵巡抚各有称呼,巡抚称镇爷,总兵称总爷,巡按称道长,各有不同,现在的大同总兵官是麻承恩,是赫赫有名的东李西麻中麻贵总兵官的侄子,其父麻锦官至参将,其祖父麻禄也是参将,麻锦的长子麻承志是辽东副总兵,麻贵的几个儿子要么是副总兵,要么是参将,麻家一门十余人均是手握实权的重将,论说起来,自李成梁和李如松父子死后,东李的李家在权势上已经不如麻家了。

“如果杜兄能够代为引见,股本分红自是有的。”

张瀚如此识作,杜慎明心里也极为满意。麻家虽是大将如云,在这大同城中却不是最大的,最大的还是代王一家,大同最肥沃的土地和最赚钱的生意都是代王一家拥有,不仅如此,代王还在京师和南京都有生意,甚至在运河上还有私设的税卡,亲藩几乎都这样做,无人敢管。另外就是上有宣大总督和巡抚,还有各兵备道,各地的大老乡绅,这些狼都是吃肉不吐骨头的狠角色,麻家是将门,捞的钱又不象这些人能全部落袋,还得拿出不少来养着家丁部曲,各地的大将门均是如此,家丁才是这些家族立身的基业,东李现在之所以落魄,就是因为碧蹄馆一役李府的家丁死伤过重,到现在又二十年过去,李成梁当年养出来的骄兵悍将家丁部曲星散,麻家的实力也渐渐削弱,近来麻承恩心事颇重,就是因为银钱不足,家丁越来越少,实力持续下降,这样下去,赫赫有名的麻家将陷入难以为继的状态,杜慎明长袖善舞,是麻承恩倚重的幕客,任务就是替麻家广辟财源,也有经营各方人脉的重任,坦白说,以张瀚与和裕升的实力还不足以让杜慎明引见,只是这一路来张瀚的见识气度,加上做事的手腕叫杜慎明十分欣赏,对他的生意十分看好,是以才有现在的态度。

“张少东请看,这几处钱庄均是代王和其余几家亲藩所开,这一处是巡抚大人的亲眷在当掌柜,这一处是几家大商人的买卖,其后有京中勋贵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