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页

照金巷 且醉风华 795 字 2022-09-20

……

陶思臻的死讯很快就传遍了朝野上下。

然而其他人还没有来得及对三司使陶宜多表达几分慰问之意,很快就又被另一个消息给震惊了。

记注官谢暎竟上奏恭请皇帝御驾亲征。

满朝哗然。

不仅主和派坚决反对,就连部分主战派也认为风险太大,万万不可。

国君毕竟是国君,而且皇帝已年近六旬,身体又一贯文弱,万一路上折腾出个好歹怎么办?

太子对此亦有顾虑。故而他虽赞成谢暎奏中所提需激励前线兵民的说法,但却表示自己愿意以储君身份前往。

这时,陶宜站了出来。

“太子殿下虽有此忠君勇武之心,然与北丹皇帝亲率二十万大军作战相比,恐反而令我军和百姓生出相形见绌之感。”他顿了顿,又续道,“此战若不胜,是太子殿下之误;若胜了,亦是太子殿下之误。”

太子愣了愣。

就连皇帝和景旭、鲁墘等人也感到有些错愕。

而谢暎已迅速接过了话,说道:“储君便是储君,国君仍在,何以越俎代庖?”

太子闻言,心中微惊,意识到这是两人在提醒自己,于是旋即闭口不言,转而朝着身为一国之君的父亲恭敬地行了一礼。

其他人也纷纷反应了过来,那些出于各种心思原本想要支持太子代往前线的朝臣此时也只好又绕了回去,一味劝说御驾亲征是大事,不可贸然赴险,还拿出了前朝君王好战,动辄御驾出征,结果积弊至于亡国的例子。

甚至还有人怀疑陶宜是因侄儿的死,所以报仇心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