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工欲善其事

大争之世 月关 3172 字 2022-09-20

而且,用变卖珠宝地一部分钱财就地再购买米粮。也要做地谨慎才成。大王以重任相托,成秀不敢怠慢,这些天奔走于宫中点收珠宝,策划变卖、运粮等事宜,忙的其他什么事都顾不上了。如今消息刚刚发付下去。相信再过几日便能陆续收到各地掌柜的消息。”

“哦……。忙得什么事都顾不上了?”

庆忌目光一闪,古里古怪地一笑:“成卿废寝忘食,终日忙于贩宝运粮之事,忠诚可嘉。待粮食陆续运回国内,你便为我吴国立下了大功。寡人自有封赏。”

成秀一听喜出望外,连忙揖礼道:“谢大王,此乃臣份内之事。大王如此赏识,臣殚精竭虑,甘效犬马。”

“那么……你姐姐那里,可曾寻到她的下落?”

“姐姐?”成秀呆了呆。好像才想起来似地吃吃道:“还……还没有……”

“没有?”庆忌勃然大怒:“瞧你吞吞吐吐地样子,可是根本不曾找过?勤于国事固然要紧,可是自己的胞姐生死未卜下落不知,你竟如此泰然,如此冷血,令人齿冷!”

“不是,我是……大王……微臣……”

庆忌厉声道:“住口,有德有才者国之栋梁,有德无才者可称贤良。无才无德者不过是一庸人,而有才无德者,却是国之大害。你若恋栈与权位,胞姐亦可抛之脑后,如此冷血薄情,寡人岂敢用你?

成秀,你给寡人听清了,鲁国的事,你不得出半点差迟,购粮的事。关乎吴国民生。更不得出半点差错。而成碧夫人……你也要全力寻找,寡人再给你一个月时间。到时候若还是没有成碧的消息,哼!”

庆忌拂袖而去,成秀被他劈头盖脸一通责斥,傻在那里还没反应过来。庆忌径直登上马车扬长而去。车马启动,烟尘扬起,诸多披甲勇士随之而去。

成秀待他车驾行得远了,这才慢慢直起腰来,举袖拭了把额上汗水,喃喃地道:“方才还和风细雨,突然就暴风雷霆,姐姐说地真是半点不错,伴君如伴虎啊!”

庆忌送走摇光和小蛮之后,每日召集群臣于内廷议事,上午与司徒、司空、司寇等各司官员议民政,下午则主要是司马、少府、武库、兵卫等各部武官议军政。庆忌大王欲革除旧政,变法布新地消息便连姑苏城中的普通国人都听说了。

春秋末期,旧制崩溃,诸国都在探询新地治国方略,种种新奇思想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的思想开放程度也空前高涨,任何一种学说,都有它的市场,都会有人认同。诸国先后都曾尝试变法,许多国家之所以失败,要么是新政不合时宜,要么是受到现有权益享受者地群起反对。

而庆忌就没有这么方面的困难。首先,他拥有席斌的记忆和知识,席斌虽然不是什么政治家、思想家,但是毕竟多了两千年的见识,对历史的发展历程有所了解,因此他不会选择过于异想天开不合时宜的治国理念,也不会像汉代王莽那样搞出许多超越时代条件所限的变革。

以穿越之身来到春秋时代的庆忌每每想起王莽一生的种种作为,结合自己地经历,非常怀疑那个家伙其实也是一个穿越者。

王莽作为一介不曾亲身受过外族欺侮的汉室皇戚,却本能的仇视匈奴和棒子,他曾多次不顾国力讨伐匈奴,自汉武之后属他最为积极。作为当时儒者推崇备至的大贤人,他还非常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并不视科学试验和发明创造为奇技淫巧,使得王莽时期我国古代科技发展十分迅速。当听说有人制作了一种飞行器,可以载人滑翔数百步时,他还以皇帝之尊亲自召见,拿钱支持那人继续实验。

庆忌发明了石磨水车和风帆,而王莽则发明过一种游标卡尺,意图统一全国的度量,从原理、性能、用途上来看,这种游标卡尺同现代的游标卡尺十分相似,比西方早了1700多年。

而且王莽极度仇视奴隶制。极其关注民生,重视教育,搞土地改革实行土地国有化,搞政府借贷变革金融政策,很nb地提出了计划经济理论。评定物价、调节市场、办理赊贷、征收税款。许多措施简直就是现代政策的翻版。

在庆忌看来,王莽的许多变法内容并不是昏庸无理,而是太过超前,完全不顾及当时的生产力和社会条件,王莽地种种行为。让有着同样经历地庆忌不得不怀疑王莽其实也是个穿越者。

不过想到王莽曾恶作剧地将“匈奴单于”改名为“降奴服于”,贬“高句丽”为“下句丽”,这种趣味……,想来这王莽纵然是个穿越者,也顶多是个缺少社会实践,过于理想化而且童心未泯地高中生。

有他前车之鉴。庆忌当然不会像他一样搞些大跃进般地改革,庆忌的许多具体而微的变法内容都是适应春秋末期的天下政治形势地,只不过因着他的见识,比别国的摸索前行少走了许多弯路而已。因此,朝臣们也很容易接受。

此外,庆忌不是循正常途径顺利登位,而是靠自己打回来的江山,这样他的个人威望和权利,便使得即便不满意新政。大多数旧臣也不敢反对。唯一一个有能力给他施加干扰的只有延陵季子,不过这位王叔祖确实无意于政治,姑苏一战后他就返回延陵,不复抛头露面,季子不出头,整个吴国再无人可以反抗庆忌地意志。

庆忌并不闭门造车,只在王宫中进行讨论,待新政变革的内容有了眉目,他便率领相关朝臣对吴国的种种基础条件和基础设施开始了摸底调查。这一天,他要带司马、少府、武库、兵马的相关官员考察一下吴国的兵造情况。便来到了吴国兵造第一家的任家堡。

吴国大王亲访任家城。这大概是任家在吴国创业以来最为荣耀的一天了,相信这一天一定会被写入任家族谱。做为不可或忘的重大事件记载下来。任若惜姐妹先他一天赶回城堡,筹备安排迎接大王的典礼,种种细节不必详表,但庆忌行色匆匆,到了任家堡只稍作歇息,与任家有头有脸地人见了见面,便立即起身要去考察任家的兵造作坊,倒是枉费了任家的诸多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