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造势

大争之世 月关 2462 字 2022-09-20

几个伤兵一瘸一拐地走出小巷,扭头看看没有人跟来,互相打个眼色,又向另一条巷子走去,同样的节目很快在另一个地方重新上演……

姑苏城内,夫差忧心忡忡。他已收到父亲兵败,并且退却到东苕溪地消息,然而庆忌的大军却横亘在东苕溪和笠泽之间,正好挡住父王回姑苏的路。他心悬父亲安危,有心引军出城前去赴援,可是……姑苏乃是父王的根本,他如何不知,真地丢了这里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何况,又有两名信使携了阖闾的佩剑赶回城来,严令他切勿中了庆忌调虎离山之计,务必死守姑苏城。唯今之计,他只有寄望于邗邑的夫概和御儿城地守军能及时赶回来为父王解围。

“轰!”又是一声巨响,震颤声渐渐静止了。过了一会儿,有人匆匆走进城墙下的藏兵洞,那是一个年青人,鹰鼻瘦脸,神情肃穆,双眼锐利,身手矫健。

他匆匆奔到夫差身边,拱手道:“太子殿下,敌人抛石停止了。”

夫差嗯了一声,从遐想中醒来,看了那青年一眼。此人姓专名毅,年纪轻轻却是吴国司马,位列上卿。一年多以前,他还是个普通的平民,连地都没有三垄。但是他的父亲专诸被伍子胥网罗,替姬光刺杀先吴王姬僚时,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事成之后,当封其子为上卿。姬光也答应了他,专诸刺王僚后,姬光登上王位,果然依履诺言,将专诸之子专毅封为上卿,担任吴国司马。专毅便也如其父一般,忠心耿耿地侍奉起吴王父子来。

专毅年纪轻轻,才识俱无,根基又浅,虽然官职是大司马,掌管吴军水陆兵马,但是实际军权却在相国伍子胥手中,他只是挂了个虚名罢了。好在这专毅倒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所擅长的只是从乃父所学的剑术武技,做一侍卫足矣,做吴国司马原本便不称职,倒也从不抢功揽权,因此夫差倒也颇为赏识他。

夫差随着专毅走出藏兵洞。触目一片仓夷,这些日子城外的荆林每日发射石弹泥弹,城外挖的是沟壑纵横,几乎削地三尺,城内倒是凭空增高了三尺,石头把靠近城墙范围一百步内能砸烂地一切全都砸烂了,满地都是碎石泥块,因为日日如此,早已无人清扫收拾,一眼望去。就像荒芜多年地一座空城,要在路上行走都十分艰难。

城外的人每天也要歇息,即便轮流操纵抛石机,每日也有些时间会停止“空袭”。空袭一止,夫差便登上城墙,观察城外军队形势,一日不敢松懈。

今日他再次登上城墙。扶着一处被砸坏的女墙向远处眺望,只见荆林军中处处炊烟飘起,远远还见十几个壮汉用粗长的木棒抬了几头褪了毛放了血白白净净的大肥猪欢天喜地地自溪边入营。

夫差先是一怔,略一沉思,忽地勃然大怒,那按在城墙上的双手都有些发起抖来。

专毅瞧见急忙问道:“太子殿下,您怎么了?”

夫差手指城外,簌簌半晌,方狠狠说道:“该杀!一群该杀的贼子!”

专毅愕然不解。夫差也不解释,拂袖便走,愤愤然骂道:“待退了贼兵,本太子誓要找出这些人来,一个个挫骨扬灰,绝不放过。”

原来。这几日城外荆林一方军队携带的食粮日渐不足,夫差在城上时常能见到城外军队下河捕鱼、在野间挖取野菜充作食物。因为荆林主攻阊门,无法尽数封闭姑苏城水陆一十六道城门,所以夫差时常趁夜派出探马四处打听消息,得知庆忌的军队为争取民心,并不四处劫掠百姓,只使银钱购买米粮,但是小城小邑存粮有限,而且庆忌军中所携地财物也有限。近来已有用死去士兵的甲胄换取粮食的事发生。

可是昨日捕鱼挖菜的人便少了。当时夫差还有些奇怪,此时再看他们居然还有肥猪肉吃。夫差如何还不明白?庆忌地人马为谋人心,不肯劫掠庶民百姓,自己地财帛粮草又日渐不足,他们哪里来的充裕食物可用,居然还有猪肉?

分明是四方城池地世族豪绅见风使舵,以为吴王阖闾大势已去,这才向庆忌一方投怀送抱,暗输款曲,将米粮肉禽偷偷赠送他们,以求攀交新贵。想不到父王刚刚败了一仗,吴人就如此见风使舵!夫差可不知孙武派人到城邑乡野间搞起了宣传战,已在许多吴人心中树立了庆忌有神灵庇佑,必为吴国之主地信念,对此背叛自是深恶痛绝。

夫差大怒正欲下城,忽地一名巡城将领匆匆赶来,向他禀告道:“太子殿下,末将巡城,抓到有人向城外投射书简。”

“嗯?”夫差双眉一立,目射凶光,面色狰狞地道:“是谁,书简上说些甚么?”

“这个,是……是哲大夫府上家人。书……书简在此。”那将领见了夫差的模样,心头一寒,便连话都说不明白了,他慌忙将书简逞上,怯怯道:“书简尚未及射出,请……请殿下过目。”

夫差一把抓过,“哗”地一声扯开便看,那书简上倒没供述城中守城部署,实际上那位哲大夫对城防本也一无所知。这封书简不过是唠唠叼叼讲述了一番哲大夫家与庆忌家的渊源深厚,王僚遇刺,庆忌远遁,他哲大夫是如何的痛心疾首,望眼欲川,殷切盼望庆忌早日打回吴国,得登王位。其言外之意,分明是不再看好姬光父子,开始为投效新主铺设道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