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误会重重

逍遥游 月关 4061 字 5个月前

其中一人便道:“将军所言甚是,不管他是何人,待他到了,总得杀一杀他的锐气,叫他晓得,在此处,不管他什么来头,若是不知进退,嘿嘿!那也别想待得下去!”欺生、老兵欺负新兵,乃是军中常态,更何况是百骑的这群骄兵悍将。这些军士就没有一个没点背景家世的。一般来说,大有家世背景的,也不大会刻苦于武学,可他们能入选百骑,武功上个个都出类拔

萃。

如此可见,他们未曾入伍时,都是一帮什么货色,若非性喜好勇斗狠,又怎会在生活优渥的前提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地折腾出一身好功夫。其中更有一些有背景的,要是诚心闹将起来,便是李大器想动他,也得掂量再三,所以别看马上就要到任的是个上官,可要是不对路子,他们还真不放在眼里。此刻再得了李大器的暗示,他们登时摩拳擦

掌起来。

而大殿上,李世民心思急转,便不动声色地深深一叹,道:“是了,朕如今心绪大乱,倒是忘了另行吩咐过他们,咳!是朕唤你来的。”

“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呃……嗯……哎!逆子啊!朕心乱如麻,迄今也想不出个对他的章程。”

李世民本是为了应付一下李鱼的尴尬局面,可是说到一半,却是真情流露,声音微含哽咽。纵是这一代豪杰,如今要与自己儿子兵戎相见,也是方寸大乱,心中隐隐转着一个念头:莫非……这是报应么?

李世民稳了稳情绪,才道:“明日一早,你且不必去屯卫报道,便随李绩往齐州去。或有进一步安排,到时候,朕会吩咐于你。”

李鱼瞧他神色,不禁暗暗一晒,心道:“若我有个悖逆如此的儿子,早早打杀了!哎,一代天骄,也难免生出为人父母的心思。”这番心思刚一涌上心头,便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儿子。

若那小子长大成人,如齐王一般作为,自己真能打死他么?又或者,便毫不动情地打杀他么?这么一想,也不禁黯然下去: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李鱼丝毫不知他去李绩军中随行,只是李世民为了解决尴尬临时做出的一个安排,生怕误了时辰,李绩乃军神也,治军严瑾,到时砍了自己的头祭旗,那就悲催了。

所以,回去之后,李鱼便叮嘱一声,早早睡下,翌日一早起床,匆匆洗漱就餐完毕,便赶往李绩军中候命。

李绩正调兵遣将,听他说明来意,心中便是咯噔一下:陛下叫他来是什么意思?监军?当不致也。名不正则言不顺,不予其职,如何监督我的行事?是了是了,这是叫他来赚顺风功劳来了。”

那时尚无“镀金”一说,不过李绩所言就是这么个意思。

“此人果然是为太子培养的班底,且陛下如此煞费苦心,他又是李氏本家……不能想!不敢想!不可妄想!为我家长远计,此人当好生维护着。”一代军神也难免情长,尤其是如今年纪大了,想的最多的就是身后事。他威望隆重,权柄甚重,一旦他故去,待新帝时,必不能对他家如他在时一般重用,这是常态,否则几十上百年下去,俨然便是一个

新的“世家”出来了。当今皇帝雄才大略,许多时候也受制于世家门阀,兴科举就是为了对抗他们,世家之苦若此,皇家是断不可能再自己培养出几门世家来的。既如此,要保长久富贵,对这明明白白未来炙手可热的大权贵,

岂有不先行笼络着的道理?

李鱼懵懵懂懂的,便在军政两界一干大佬心中,有了不同寻常的位置,可李鱼自己和那位高高在上的天子,对此却一无所知。毕竟,这等心思,见不得阳光。

因此,大李将军磨刀霍霍地要给李鱼来个下马威的时候,却愕然得知,小李将军去老李将军那里报到了。咝……陛下这是……此人貌似不可轻辱也!

看着一脸谨然,仿佛站殿将军一般的李鱼,李世民的脸颊不禁轻微地抽搐了几下。

众大臣诧异过后,又扭过头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一脸淡定,仿佛李鱼本就该出现在那里似的,继续对几位文武重臣做着安排,待吩咐已毕,便沉声道:“去,马上办!”

众文武齐齐称喏,退出大殿。

皇子谋反,以子逆父,这是皇室的大丑闻啊,虽说纸遮不住火,这事儿早晚要闹得尽人皆知,但是一切尘埃落定后才被人知道,就能将恶劣影响减至最低。这就是李世民只召见了几位文武重臣的原因。

可是里边偏偏夹了个不合时宜的,一个小小的五品官,也参与了这场大唐立国后第一起皇族宗室子弟参与并主导的叛乱大案,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在场的这几位都是国之重臣,能爬到这个位子上的人,就没一个懵懂憨直的,要说有,大概也就只有褚龙骧一个。可褚龙骧虽然大字不识一个,可这也是武将们的通病,有几个李绩这样文武双全的儒将?

褚龙骧虽是文盲,那情商可高着呢。

一时间,因为一个本不该出现的李鱼竟然出现在如此重要场合,显见是天子亲自召唤而来,饶是这几位国之柱石级的人物,心里头也不禁得掂量掂量。

李绩轻咳一声,就对褚龙骧说了两句:“那五品官似乎就是在堤上奋勇救驾的那个文臣?很得陛下器重啊。”

军神大人的言外之意是,这小子是哪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神仙?老褚,你知道吗?这些开国重臣,个个都是桀骜不驯之辈,即便是李绩这等养气功夫一流的人物,其实也有点睥睨自傲,他们骨子里没有谁服气谁的。所谓的依据能力做个班次排行,那是后人的无聊之举,他们之间,可谈

不上谁对谁敬畏如神的,毕竟大家都是从一文不名的时候闯过来的,谁不了解谁啊?也就谈不上去神化某人。

所以军神大人垂训,褚龙骧也没有诚惶诚恐,反而有些沾沾自喜。皇帝很是器重小李啊,这等人才可是俺老褚发掘出来的,看来俺老褚眼光不错嘛。褚龙骧便得意洋洋地道:“哈哈,李尚书,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吧。这李鱼允文允武,文武兼备,乃不世出的一位奇才啊。俺老褚从陇右回返长安时,与他一见如故,只略试其本领,便惊为天人,本想引为自

己幕僚的,哎!可惜,怎地咱也不能与陛下相争啊,你说是不?”

长孙无忌一直竖着耳朵听着,听到这里心中便是怦然一动:“陇右?他是陇右李家的人?原来是五姓七宗的出身,难怪如此胆大包天……估摸着还是嫡宗子弟。”

长孙无忌虽是当朝宰相,对五姓七宗中人却也不敢等闲视之,他和李鱼并没有什么不可化解的根本利益冲突,既然对方不是一只可以任其揉捏的小臭虫,心中一番权衡后,那睚眦必报的心思便淡了许多。

李绩听了倒也不觉得褚龙骧有所夸张,这个时代,正是豪杰辈出的时代,凌烟阁上二十四功臣,哪个不是青年时代便已佼佼不群,才智卓绝?李绩心中便想,我等俱都是追随陛下沙场征战,建立大唐天下的功臣,来日太子登基,威望才能不及今上,对我等谋国老臣岂能如臂使指?这李鱼据说先是一西市署小吏,既而入太常寺,接着去工部,现

如今又调迁屯卫……

他来自陇右,十有八九是陇右李家的人,这士和农先占了去,工和商也了解过了,现如今又入行伍,咝……陛下这是未雨绸缪,为太子培养根基呢?今后我需得时时自省,不可骄矜自傲!”

其他大臣也是各自听在耳中,暗暗揣摩圣意,越想越觉得莫测高深。

大殿上,李世民瞪着李鱼,李鱼一脸无辜地看着李世民,君臣俩对视良久,李世民有点牙疼的样子道:“你到这里做什么?”

李鱼愕然:“陛下不是命人传旨,迁调臣入屯卫,即刻赴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