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不是天意而是民意

接到信的时候,陈标正推着陈英在和小学生们讲课。

陈英刚从前线回来,陈标让陈英和小学生们讲述前线将士的英勇故事,给小学生们树立英雄的形象。

人都要向好的学,比起嘴里干巴巴地讲,陈标更相信真正偶像的带动作用。

花云现在每日按时来应天小学报道,把文书都搬到了应天小学来看。

因为朱元璋说不就是找识字的人给花云帮忙,去应天小学找人就好,陈标管理的那些教书先生,全是值得信任的读书人,有些还是陈标教出来的。

花云一边腹诽自家大帅不早说,一边屁颠屁颠来小学感受被孩子围绕的快乐。

有陈标的介绍和担保,小学生们先有些害怕花云,很快就和花云混熟了,左一个花叔叔,右一个花将军,仰着的小脸上全是崇拜的星星眼。

花云十分傲娇地想,哼,儿子你再不讨好你老爹我,我就不稀罕你的亲近了!

陈英刚回来时,花云本将陈英当子侄辈看待,对陈英挺亲近。

见陈英把围绕着他的小学生们的注意力抢走之后,花云就不高兴了。

他立刻也要抽空来上课,讲解自己的光辉事迹。

花文逊一边虚弱地咳嗽,一边把花云拉住,生怕花云给孩子们讲什么脑浆迸裂肠子横流。

花云只好提前写好“教案”,让花文逊审核。花文逊说他一句,他能杠花文逊一百句。

花文逊这个义子,简直操的是爹的心。

朱元璋的亲兵将两封信递给陈标,陈标坐在陈英没伤的那条腿上,一边拆信,一边高声告诫正在和常茂玩沙子的陈樉不准吃手。

“嗯?还有这事?”陈标为表尊重,先拆的笔友朱大帅写的信,“英哥,常将军又把自己坑了?”

陈英看向信,不由失笑:“他大概想得罪降将,让降将们一起向大帅施压,让他回前线吧。”

陈标皱眉:“为什么得罪了降将进军还更顺利?朱大帅这是在考验我吗?这么简单的事,还需要我来回答?我爹那个傻憨憨看不懂就罢了,英明如大帅怎么可能看不懂?他肯定在考验我?”

说完,陈标把笔友朱大帅的信放下,拆开自家爹娘的信。

娘的信永远是询问一些琐事和报平安,陈标稍后再看。陈标他爹的信一开头就是“标儿!快帮帮爹!”,即使信上没有标点符号,陈标都感到感叹号扑面砸来。

这一刻,他非常想把哆啦a梦的连环画做出来。

他爹就像大雄,自己就像是哆啦a梦。他爹一遇到什么难事,就开始嚎“标儿!”,不是和大胸一模一样?

陈标被自己的想象逗乐了。

陈英看着陈标看着义父的信傻笑,笑容也不由更大了一些:“干爹也是问这件事?”

“嗯。”陈标笑道,“爹真笨。常将军所做的事还不明显吗?将领是将领,兵卒是兵卒。将领就那么几个人,兵卒和中下层军官有很多。常将军团结了大多数,把有异心的降将孤立。之后城池的兵卒和中下层军官得知投靠朱家军后有好日子过,为何不能给自己换个将领?”

陈英道:“不只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吧?”

陈标笑了笑,不说话。

对朱大帅而言,这个道理就够了。剩下的道理,等爹回家再说吧。

陈英看出了陈标的想法,道:“你担心大帅拆你给干爹的信?”

陈标立刻道:“我可没这么说。”

陈英道:“大帅不会拆家书,这点你放心。而且干爹和大帅并非在一路军。”

陈英睁着眼睛说瞎话,陈标却信了。

但陈标仍旧道:“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没必要在信中说。”

陈英却摇头:“还是给干爹说说吧,让他心里有数。否则以干爹的性格,会错意就会莽撞。”

陈标想着自家傻憨憨爹的性格,顿时皱眉:“确实。”

虽然他不知道自家爹会怎么乱来,但他爹会乱来这件事他非常确定。

这么一想,陈标就坐不住了,赶紧回家写回信。

陈标预想中的最坏的可能,就是他爹看了他的回信,认为这一切很简单,我上我也行,正好常将军吵着闹着要回前线,他爹就给常将军卖个人情,自己去顶常将军的锅。

且不知常将军能做成这事,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若没有常将军以前暴虐杀俘的名声,他现在善待俘虏的反差就不会这么大,也不会让人相信朱家军真的能把将领改造成善待兵卒的人。

他们信任常将军,不仅是信任常将军在衢州、池州的先例,更是信任常将军自己这个例子。

就像他戏文里说的,常将军从坏人到“想当个好人”并为此努力的过程,激励着那些俘虏认真积极劳动改造。

哪怕换了朱大帅自己,也做不到这件事。

陈标先随便敷衍了一下笔友朱大帅后,就认真给他爹分析,常遇春为何能获得成功。

写着写着,他倾诉欲被勾了起来,开始扯一些有的没有的大道理。

比如让他爹重读他写的天书。

“这件事最深层的原因,是兵卒从内心认为自己应该和将领是平等的。”

“孔圣人定下伦理纲常,本只是指导人的行为,而不是认为谁生而高贵。若他这么认为,就不会在只有贵族能读书的春秋大办私学,三千弟子中不乏平民甚至奴隶。”

“但后世人为了统治,为了维护自己的力量,将单纯的行为指导,变成了高低尊贵。”

“在这个乱世中,兵卒的命就是草芥,将领只要投降,换一个主公仍旧吃香喝辣。这公平吗?这个世道都这样,但人的内心肯定不甘,肯定认为不公平。”

“兵卒们不懂多少大道理,甚至不懂自己真正的需求,他们只是本能地选择认为他们这些降兵和降将地位平等,都得经过劳动改造的常将军而已。”

“人的需求有几个层次,吃饱穿暖是一个层次,感到自己被人平等对待是一个层次,之后就是和别人的看重无关的实现自己价值,是最高的层次。文人不争当下,不畏生死,争万世名,就是求的最高的层次。”

“爹你很疑惑,是因为看低了这些兵卒。在你看来,兵卒脑子里顶多想着跟着谁能吃饱穿暖,但兵卒们却懵懂地选择了第二个需求层次。他们不是投靠朱元璋,是投靠平等对待他们的常将军,和拥有常将军这样平等对待他们的将领的朱家军。”……

陈标搁笔思索了一会儿,继续道:“爹,你不懂这个,朱大帅自己从小卒走到元帅之位,肯定懂,所以他才会派出常将军。我给你写的信,你可不要去朱大帅面前班门弄斧。”

陈标又思索了一会儿,又写了五百字夸奖朱大帅的内容。

假如朱大帅拆了他的家书,看到他夸得这么肉麻的份上,一定不会对他降低好感吧?

信到了朱元璋手中。

他先拆开陈标写给朱大帅的信,评价道:“我儿子在敷衍朱大帅呢。”

他又得意洋洋拆开陈标写给他的信,道:“看这字数,就知道儿子最爱我。”

其他知情人幕僚纷纷翻白眼。啊对对对,你儿子不最爱你最爱谁?嗯,那一定是最爱秀英夫人。

刘基急躁道:“标儿写了什么?”

朱元璋把刘基推开:“我先看!我看了你们才能看!”

朱元璋认真看信,一会儿皱眉思索,一会儿露出恍然的表情,看得其他人抓耳挠腮。

朱元璋终于看到信纸最后,那一副沉思表情变成了幽怨脸,看上去憋屈极了。

“标儿、标儿怎么……唉!”朱元璋表情不断变换,最后眼睛一闭,眼不见心不烦。

刘基赶紧想抢信,被李善长先得手。

李善长比他资历深得多,刘基只好讪讪继续等。

李善长最初的表情和朱元璋一样,看到最后,他以袖捂嘴忍笑,将信递给宋濂。

刘基仰天翻了个白眼。可恶,看个信还要按照资历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