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长安盗(出书版) 海岩 1716 字 2022-09-20

自获封惠妃之后,武氏在唐朝的后宫,已经不乏亲从,有计划地让人散布谣言,已非难事。于是,宫中先是传出某些内臣内卫企图谋逆造反,皇帝身处危险的谣言,后由宰相李林甫等一干重臣分别奏请皇帝采取措施,加强皇宫的侍卫与保安。公元737年,时机大体成熟,武惠妃找到了一个受太子党信任的人给太子李瑛、光王李琚、鄂王李瑶传递口信,称宫内有人犯上作乱,皇帝不堪其扰,恳请太子联合两位王子进宫,清除乱党。李瑛、李琚、李瑶等人迅速率从属执械进入大明宫,声称奉旨护驾,武惠妃随即向皇帝反告太子率众逼宫谋反,皇帝旨命禁卫军在宣德殿外将太子及李琚、李瑶等缴械扣押,太子因此被废。这就是史上著名的三王事变。尽管后来武惠妃的儿子并未得到太子位,但三王事变无疑是武氏与异己斗争的最后一役,标志着开元年间后宫之战的终结。

一千三百年后,在远离唐代都邑长安的这个边远小城,在小城的这间公安招待所里,夜深人静的此刻,邵宽城还在为这场早已烟消灰散的宫斗而不能入眠。他想,越是处于权势巅峰的人,越是处于财富塔尖的人,究竟是越幸福呢,还是越不幸?

从情理上说,权势、地位和财富,肯定会伴生无尽的辉煌和放肆的享乐,但从历史上看,一切阴谋、争斗、陷阱和不测,也都与权势和财富相辅相成,成正比发生。追求比别人更幸福是人的天性,这个天性当然带有兽性的基因,从这个规律看,各种位高权重,各种财富等身,无数权贵人物的一生,也是充满斗争和倾轧的一生!弱肉强食的动物规则肯定会表现得更加激烈,更加露骨。这都是故事啊,普通的平头百姓,温饱阶层的小人物们,体会不到的!但小人物相对安宁的平凡人生,或许才是对幸福的真正诠释。

第二十一章

唐古山区的清晨要比西京寒冷很多,屋檐上的树叶,地上的灌草,都结了一层盐一样的霜。远方雪山的云顶已经隐隐泛红,但太阳还没有升起,木屋的瓦顶在树冠的覆盖下,依然残留着黑夜的暗影。

寒冷的天气常常有最佳的睡眠。赵红雨也一样,喜欢在下雨下雪和刮大风的日子里,踡在温暖的被窝中酩酊大梦。温暖宁静与风雨纷扰的对比,更能让人深深体会到入心的安宁。

这样的清晨,赵红雨朦胧在半梦半醒之间,肢体发肤都享受着舒适的慵懒。山很静,个别不知名的鸟开始啼鸣婉转。这里没有大城市的喧嚣,没有各种汽车灌满各种道路的嘈杂,那种嘈杂从每天的清晨直到深夜,没有任何耳朵可以幸免。

但在唐古山的清晨,被窝里的赵红雨没有听到汽车的声音,她并不知道有一辆越野汽车悄悄地驶进山路,停在了木屋的门前。她也没有听见木屋的屋门被无声无息地打开,一个人无声无息地进入,无声无息地上楼,和给他开门的万教授一起,走进了对面的房间。

这一天的清晨万教授起得很早,他早早地叫起保姆小刘和司机老王,让他们开车去县城接那位刚刚从外地回来的老中医来给女儿看病。那辆深夜就已进山,一直隐蔽在木屋附近的越野车在目视老王驾驶的旅行车下山之后,才从隐蔽的树林里开了出来,直抵屋前。

在这个清晨,天还没有全亮,悄悄造访木屋的此人还能是谁?不会是别人了,只能是失踪多日的杨锏。

杨锏——长安盗案的主角,和万教授——后来被证实也涉入长安盗案的另一个主角,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山里,在这个寂静的清晨,在这幢木屋的二楼,在万教授关起门来的卧室,碰了面。

他们的这次密会,是为了完成一笔交易。这是整个长安盗案的最后的一笔交易。后来证实,在最后的这笔交易中,买卖的双方变更了角色。万教授由一个交易的中介,变成了实际的买家。杨锏也明白以他自己的能力和现在的处境,绝对是无法完成与国际买家的一项跨国交易的,他既便从万教授那里获得了买家的联系方式,也没有能力直接与远在大洋彼岸的买家按照国际市场规则,自行完成一场复杂的交易。他唯一的选择,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找到一个能以现金形式,将石椁价款一步到位全额支付给他的中国买家,以直接授受的简便方式快速结算。这样的买家,只有万教授一人。

万教授将这座盛唐时期皇家石椁的价值,以及它不凡的前世今生,向他的老友,美国著名的收藏家迈克·里诺斯做了详尽介绍并以加密邮件发送了石椁的图片。不出所料,迈克·里诺斯对这座在世界上已知的十一具古代石椁中最大,最精美,地位最显赫的石椁一见倾心,重金以求,很快与万教授达成协议。而万教授能够一笔付给杨锏的人民币现金,却只有区区200万元。一来是他倾其所有,也只能拿出这么多现金存款了;二来杨锏之前没有料到自己这么快就被公安抓到马脚,他此刻的唯一所求,就是尽快拿到现金远走高飞,找个偏僻的地方躲藏起来,他几乎丧失了所有讨价还价的本钱和时间,于是双方同样很快成交。之后,就有了万教授携女离开西京的唐古之行。

可以说,万教授的唐古之行,主要是为了与杨锏接头,只有在如此偏远之地,才能安全地递交这笔现金。而带女儿疗养和治病,其实仅是此行附带的任务,也是此行一个公开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