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页

贺砚的小号基本上没有什么暴露信息的微博,全程都在刷,各种社会新闻、八卦娱乐都是他的爱。

虽然现在的八卦公众号被私下收买、不靠谱的多,但怎么说呢,八卦这种东西本就是用来让人心情愉悦的,太过较真也没什么意思。

贺砚最讨厌的就是一堆脑残粉在八卦账号下面找存在感,他一向觉得,明星能享受多少赞美就得承受多少批评。

怎么说呢,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人家公众号夸了哪个明星,粉丝就乐颠颠的恨不得天下皆知,人家发一些批评信息,粉丝就各种“这不是我家xxx”,除了败坏那位明星的形象之外,这些留言毫无意义。

对于“天生歌神”节目而言,请到了贺砚,整个节目的收视率就达成了一半目标。

如果贺砚仅是保持着神秘感的话,他的参加似乎也没有那么意义重大,关键还是那张打破了无数记录的《空想》。

歌坛兴盛的时期,顶尖的歌手确实是可以媲美顶级一线演员的,他们的唱片销售数字就抵得上当年最红电影的票房,要知道,国内的电影市场一直到新世纪以后才真正开启了大片时代,票房这个概念才真正被引入,而歌坛最活跃、唱片最畅销的时期却在上个世纪8、90年代,一位当红歌手的唱片销量甚至可以养活一家公司。

《空想》的销售数据当然无法和动辄入账数亿的大片票房相比,但大片相应的宣传费用、演员片酬以及分成比例都是非常惊人的,这样对比下来,反而是《空想》这张专辑的回报率更高。

在这一年的乐坛,贺砚这个名字就是神话般的存在。

贺砚扯了扯嘴角:“我没什么意见,胡老师有什么想法吗?这儿胡老师资历最深,你们也该问问胡老师。”

节目制作人面色有些尴尬,却也看向胡添:“胡老师您有什么意见吗?”

胡添板着脸,用尽全力才没让怒气发泄出来,但他紧握着的拳头、手掌毕露的青筋却泄露了他的真实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