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统一、国策、掳掠人口

铁血大明 寂寞剑客 1677 字 2022-09-19

已经深夜了,南京城却仍旧沉浸在喧嚣之中。

钱谦益、吕大器的目光同时转向了王朴,两人已经养成了习惯,但凡遇上商议国策这样的重大会议时,在王朴没有发表意见之前,他们是轻易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毕竟王朴的意见才是未来国策的准绳。

王朴沉『吟』片刻后说道:“我以为北直、山西、陕西三省的杀胡令仍可继续奉行,以推动我大明向境外殖民,虽说我大明的疆域已经足够辽阔,养活亿万子民已经绰绰有余,可谁也不知道将来帝国的人口会膨胀到多少,所以我们还是应该未雨绸缪,尽全力替后世子孙开拓足够大的生存空间。”

“对对对。”钱谦益连声附和道,“王爷所言极是,北三省的杀胡令必须继续推行。”

孙传庭轻轻颔首,又问王朴道:“其他的呢?眼下内忧外患都已经扫平,几十年内估计是没什么仗好打了,是不是让中央军解甲归田,全力恢复生产?”

孙传庭的意见属于老成持重,历朝历代也都是这么做的,大战之后必须有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否则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就很难从战争创伤中恢复过来,而且大战之后人心思定,无论是士兵还是百姓,很少有人再愿意继续打仗了。

但是这次,孙传庭的意见无疑是不适合大明国情的。

首先,王朴创建的中央军完全是为了打仗而存在的,中央军的士兵极度渴望战争,其次,大明百姓尤其是江南百姓已经被王朴和中央军激发出了强大的民族血『性』,他们热切地期望中央军能够早日对外扩张,把中央军的军威打到国外去。

“让中央军解甲归田?”王朴大摇其头,连声道,“不不不,这绝对不行,要是解散了中央军,大明帝国就失去了强大的武装力量,那么我要说的第二条国策就很难推行了,因此绝不能让中央军解甲归田!”

“第二条国策?”孙传庭问道,“什么国策?”

王朴道:“这就是今天的议题,这第二条国策就是——掳掠人口!”

“掳掠人口?”孙传庭失声道,“掳掠谁?上哪去掳掠?”

钱谦益也疑『惑』地说道:“王爷,我们大汉民族眼下奉行的民族政策是种族清洗,古人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果把外族人口大量掳入国内,是否会危及大汉民族的生存,而且与现有的种族政策背道而驰啊。”

王朴提出的掳掠人口的确与大明帝国现有的种族政策背道而驰,但王朴也是迫不得已。

大明帝国要想强大就必须大力扶植工商业,必须让资产阶级早日强大起来,早日成为统治『性』的政治力量,而工商业要想大发展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大明帝国却拥有多达八亿多亩的耕地。

北部牛仔对外扩张更是每年替帝国开拓出上千万亩的农场或者牧场,这些新开拓出的农场或者牧场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些劳动人从何而来?要知道百姓们在有地可耕的情形下,是不太愿意背井离乡进城打工的。

远的不说,就说十九世纪的美国内战吧,不就是因为劳动力不够,那些农场主和奴隶主才会和新兴的资产阶级开战?王朴可不希望十九世纪美国的悲剧在大明帝国重演,王朴必须想办法获取足够的劳动力。

要想获取足够的劳动力无非两个办法。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鼓励生育,不过这个是长期国策,至少要在四五十年之后才会显现效果,可谓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现在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掳掠人口,说白了就是奴隶贸易,大量掳掠外族人口进入大明帝国为奴,以弥补帝国劳动力不足的局面。

既然要掳掠人口,当然就离不开强大的水师,还有强大的武装力量,因此大明中央军不但不能裁军,反而还要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