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侠客行(15)(8k2合1还债)

黜龙 榴弹怕水 4897 字 3天前

坦诚说,结果还是不如人意,但张行连连颔首,似乎抓到了什么诀窍:“中郎将、县令、帮闲,你看出来这些人都是什么人了吗?”

“没……”

“都是大魏朝廷的人……对不对?”张行略显不安的引导了一下……只能说好嘛,终究还是回到定体问的逻辑上来了……但似乎没那么牵强了。

“对。”

“那你记恨朝廷吗?”

“咋不恨?”大概是说顺了,黄二皮子语调和缓了不少。“但平时也不敢恨,光记着那些人了。”

“但你都做反贼了……跟张金秤反了,又到了我们黜龙帮这里,还有什么不敢恨的?”

“这倒也是。”黄二皮子点点头,然后认真来问。“可大龙头,我还有句话,今日大胆问一句,要都是反贼,之前为啥要打张金秤呢?张金秤可是杀了朝廷县令的!”

“因为他屠城。”终于得到了一个一直渴望被问到的问题,张行精神一震,赶紧放下手里的本子,大声相对。“都是造反讨生活,但我们黜龙帮跟其他人反贼不一样,我们造反是要真正带大家撵走大魏朝廷,然后过好日子的;其他反贼造反,根本还是大龙头、大首领们自家想抢钱抢粮抢女人,从没想过让你们过好日子……而这里面,张金秤尤其过分,他轻贱人命轻贱得跟那个狗皇帝一样,今天杀县令,看起来为你们报了仇,但明天屠城,却要千万个跟你们一样的人无家可归……所以要杀他,要清理义军门户!要回到正经路子上来!造反,也是讲规矩和正邪不两立的!”

黄二皮子懵在那里,似乎是没想到会得到这么一个答案,而且很明显,他也没听太明白。

其他人也是,听到这里议论声顿起,但依然显得有些跑调和混乱。

不过,张行并不在意,在他看来,能通过这种其实已经距离心目中样板化诉苦大会很远的交流方式,自然引导到这个问题上,委实已经属于成功了。

而且,他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那就是死板的要求这些人自叙是没有意义的,需要自己这个“主持人”去主动引导和交流,才能起到好效果。

一念至此,张行继续点头,却又在声音渐渐平息后看向了黄枇前一个人:“周九……你刚刚一直说你娘你妗子,还说你舅,为啥没有提你爹?”

“俺爹……俺对俺爹没啥念想,俺五六岁就没爹了,就靠俺舅带着。”那人赶紧答应,语气也比自叙时利索了很多。“俺跟黄二皮子不一样,是太早了,也搬家了。”

“可为啥都是舅舅带着呢?”张行忽然笑问。“你也是,我也是,黄枇也是……”

“都是舅舅带着。”有人忍不住在人群里喊到。“大族里的人都是靠族里,咱们小门小户只有娘舅家愿意帮衬!”

张行恍然,而且醒悟,赶紧记下了这一点,然后又来继续问:“周九,按照你说法,你舅舅是二征东夷的时候没的吧?”

“是。”

“我也是那次……全军就我一个人活着回来了……你爹死的早,家里顶梁柱就是你舅舅吧?”

“肯定啊。”

“你舅舅没了,家里老娘和妗子,过得挺难吧?”

“咋不难?就俺一个壮丁……”

“你那时候记恨朝廷吗?”

“说实话,不恨,也不知道恨,主要是当时再难也能过,卖力气种两家地,交了税还能剩点……到第三次征东夷了,才害怕起来,觉得活不下去了。”

“你一个人种两家地……你舅舅没有儿女?”

“有个闺女,是俺表妹子……”

“我知道你为啥种两家地都不累了……许你了吧?”

哄笑声起,周九自己也笑了,然后低了头。

“那你妹子呢?”张行继续来问。

周九几乎是脱口以对:“老娘、妗子都没了,妹子肯定也没了。”

一句话说完,周九好像回过神一般,忽然就开始落泪,泪珠宛如控制不住的雨滴一般就落了下来,然后赶紧掩面,却还是遮掩不在……刚才还都哄笑的人也都猛地停下。

张行沉默了一下,叹口气,宣布了今日暂且解散……这个效果超出的他的意料,他本该就势穷追猛打的,但意外的自己也有些忍受不住,而且他也看到了片刻前就等在打谷场外围的几个人……至于周九,也被那黄二皮子跟一个叫王七的一起扶了起来,转回了住处。

“张三爷是能做大事的人。”

人既散去,张行收起自己的小本本,与小周转过身来,迎面便接上了牛达以及魏道士,还有紫面天王雄伯南……后二人都是今日才来的……而出言称赞的,自然是又换了一套新衣服的魏道士。

“我也不怕在魏公面前露怯。”张行认真以对。“我也不知道这么做对不对,有没有什么效用……但人在这里,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觉得对就做,先做了再说!”

换了新衣服的魏道士连连摇头:“张三爷何必自谦?自沽水以来,你做的事情哪个不是惊天动地?若是你做的事情都没什么效用,那我们岂不是都成废物了?”

“魏公说的是。”雄伯南也点头。“礼贤下士,收拢军心嘛,都是一等一的上好甲士,都有驴马,还有十几个修行者,我就觉得下点功夫挺好……我见那些河间大营的中郎将养亲兵、家丁,也都是这样的。”

这就是一些认知上的误会了,但张行也懒得纠正,甚至巴不得自己的作为都能融入这些大家以为理所当然的东西里去。

倒是牛达,旧事忍不住重提:“三哥,我知道你要收拾人心,可之前魏公和雄大头领没来,你且与军士们一起吃住,如今两位过来了,今日且先出来,与两位一起商议大事何妨?不然找你都难说话。”

“好,暂且搬出来!”张行目光扫过魏、雄二人,想了一下,微微颔首。“但还是那句话,切不可半途而废,每日白天还是要尽量过来的,最起码让我把几百号人过一遍,心里有个底。”

牛达只能点头。

就这样,几人离开打谷场,往庄内深处行去,然后沿途便开始言语起来,以雄伯南的性格自然是大开大合,讲述了自己这几个月的一番经历,又为错过李枢和张行在济阳立帮之事懊丧不及,还称赞张行和程大郎在豆子岗对张金秤之战打出名号,最后便是有些迫不及待,表达了想要做事的意思。

当然,一定是想要干官军!

轮到魏道士,言语章法就妥当了不少,信息量也多了起来:

“张龙头做得好大事,豆子岗一战既把之前公议处置张金秤的事情了了,还为咱们黜龙帮收了一块河口地盘,拢了一支兵马,还请了程大郎入伙,但李公也没闲着……我去老家寻雄天王和几个故友的时候,他直接去了清河,在房氏、崔氏家中盘桓了许久,房氏的房彦朗之前便参与了杨慎之事,本就是李公夹袋中人,自然是情投意合……就连崔氏,据说也都放任了几个子弟与李公往来。”

“这么说,咱们的局面,除了几个节点,已经顺着大河两面渐渐铺开了?”张行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压力,反而失笑。

“委实如此。”魏道士不免多看了张行一眼……不管如何,这份表面气度还是像做大事人的。

“不过清河崔氏那般傲气,如何也要与我们一起做事?”雄伯南作为河北人,自然晓得清河崔氏的名气,但却反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