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风雨行(10)

黜龙 榴弹怕水 9310 字 4天前

“下一件事情。”魏玄定拿过一张纸来,努力使用真气,却又言简意赅。“龙头李枢领济阴行台总指挥战中领军南下徐州,大头领领军法总管雄伯南以临阵脱逃提议,罢免李枢一切职务,降为舵主安置,其余不问……”

下面立即鸦雀无声。

“大头领领聊城行台副指挥柴孝和以临阵脱逃提议,罢免一切职务,开除出帮,其余不问;

“大头领领文书总管兼将陵行台副指挥大头领陈斌以临阵叛逃提议,处死勿论,并罢房彦朗、房彦释、崔玄臣三人头领,另做安置;

“张首席提议,以临阵脱逃,罢龙头、总指挥,降为头领任用,其余不问……

“这件事情事关重大,大头领们提出的建议就这四个,我的意思是大家先做思索,定好主意,然后分批举手,哪个得手最多,就按照哪个处置,而且谁都要举手,不能不做理会,这样才算公平……如果有人觉得这样不好,有新主意,也可以趁机来说。”

说完之后,并没有之前那种中间一说话,四下轰然的场面,周遭反而格外冷静,便是李枢自己虽然脸色难看,却也只是坐在那里神思飘忽,只是听到“处死勿论”后,脸色有些青灰色罢了。

唯一产生骚动的,正是一些还没入局的人,比如说宇文万筹跟黄平,还有武安军的那些人……真不是这些人多么关心这件事情,恰恰相反,他们事不关己,才有了一点讨论余地。

“这种事也真举手?”依着宇文万筹的性情,这次居然也压低了声音。

“居然只有一家想着株连,还只株连了三人……”王臣愕也是愕然。…

但没人理会他们。

过了一会,台上开始渐渐响起细密的讨论声,然后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争论。

这是当然的,首先,如何处置李枢确实争论比较大;其次,李枢是龙头,是济阴行台总指挥,是一开始黜龙帮建帮时就存在的两大山头之一,即便是崩了,那也影响力巨大;最后,正是宇文万筹吐槽的那般,是所有人都没想到,这种事情真让大家一起决断。

但并没有人提出新的方案,也没有人质疑这个方式,李枢自己都没说话,二房一崔也没有开口……因为这确实是个最公平的方略了,即便是留存李枢的几个方案似乎分了票,可张行本人也通过提案明确表态不杀人,而且雄伯南的方案摆在第一位也有了牵扯中立票的作用,没什么好说的。

过了好一阵子,一阵云彩都飘过去了,也听不到平息,魏玄定无奈做了提醒,再过一刻钟就举手。

然后不用一刻钟,气氛就开始重新凝固起来。

“同意雄天王提议的举手……降为舵主,其余不问……三十三手!

“同意柴副指挥提议的举手……开除出帮,其余不问……一十六手!”

话到这里,下面许多人都已经松了口气,李枢也从青灰色的面孔转回到了淡黄色,因为结果实际上已经出来了,但魏玄定还是在向张行征求了意见后继续了下去。

“同意陈总管提议的举手……处死,追责三人……二十三手!”

同意处死的意外的多,而且不只是陈斌,李定居然也再必须举手的提示下选择在这里第一次举了手,贾越、牛达、高士通、李子达、谢鸣鹤也都举了手……这要是直接在大头领内部举手,李枢真就要死了。

“同意张首席提议的举手……降为头领,其余不问……七手……结果出来了。”魏玄定也有些神色复杂,其人顿了顿,也没有追究李枢本人没举手的事情,便扬声宣告。“罢免李枢一切职务,降为舵主,别处安置。”

李枢猛地站起身来,晃了一晃,然后立定,团团拱手,却又对准了张行:“张首席,今日之恩,绝不忘怀!”

然后不待张行起身回礼,此人便径直离去,乃是在在场所有人复杂的目光中昂然而去,倒是多少显露出了关陇贵种的几分风采。

人一走,现场的气氛也缓和了不少。

李定及武安军、洪长涯及晋北军,还有黄平、宇文万筹等北地援军的方案也顺利通过。

跟传闻的一样,李定以龙头身份在武安郡建立行台,称总指挥,领武安郡、襄国郡,同时允许他联结冯无佚向北,攻略赵郡,下辖五个营,有一个大头领、六个头领名额,却只报了王臣愕和苏靖方两个在场的;而洪长涯类似,加龙头,称总指挥,领晋北三郡,也有一个大头领、六个头领名额,但大头领直接给了此次来援的尉迟七郎,而且暂时不编营。…

黄平、宇文万筹更只是两人,不成体系,一个大头领,一个头领,也是轻松通过。

然后,在场四人各自上台寻了个座位,却说好的不举手。

而这三家顺利通过的原因在于两点,一点是武安军确实临阵倒戈有大功,晋北和北地的援军也是救命的功劳;另一点则是,这三家大部分大头领、头领都只是给名额,而且全是暂署,要等年底,或者下一次大会再做通过,正式入列。

这一次,除了一个李定象征性的坐上去外,其余人暂时没有举手权的。

对于这个安排,双方意外的都比较认可。

黜龙帮这里的头领们不敢想象刚刚决定李枢生死时,居然要新来的外人举手;而无论是最近的武安军,还是北地来的人都明显还是有顾虑,前者担忧被吞并,后者顾虑荡魔卫……所以,这种模糊有时候是有好处的。

不过到此为止,会议还没有结束,因为人事不只是谁当得大头领、头领,谁不再做龙头这种东西,还有人事架构和差遣呢。

果然,片刻之后,便有文书们过来将抄录好的纸张分发下去,大头领们人手一份还好,头领们却只来得及两人一份共阅,显然是上午临时抄录,不敢放开,以防流出。

而魏玄定也重新站了起来,拿起一张纸,扬声来言:

“诸位,首席议,建立大行台,暂驻黎阳,总揽全局,统一指挥各个行台与全局军务,其中张首席本人担任总指挥,下设十六部,分别为文书部、王翼(参谋)部、军法部、军务部、刑律部、屯田部、仓储后勤部、户部、蒙基部、外事部、水利道路部、内务部、军情部、军械战马部、玄道部、卫疫部。”

话到这里,便全然安静下来,有人低头看,有人看不大懂的便抬头认真听,而听到这里,几乎所有人都涌上了一个念头,果然来了!

随即,却又有些振奋、疑惑和紧张起来。

振奋是因为这么多分部,而且许多分部明显跟朝廷有对照,终于像个正经朝廷了;而疑惑是其中颇有些部让人不明所以,还有些让人觉得小题大做不至于,而紧张是因为他们看的慢,一眼不能将所有任命看清楚,不知道自己还有跟自己有关碍的人是否在其中,又是什么权责?

魏玄定没有理会下面的这些情绪,只是继续自顾自念了出来:“各部以大头领为管时称总管,头领为管时称分管,通过头领身份但还没有过预期的成为代分管或者代总管。

“其中,文书部总揽地方文书,兼做地方官吏考勤,以大头领陈斌为总管,兼领副总指挥;

“王翼部做军务辅佐谋划,头领马围为分管;

“军法部监督各营兵马,兼做军官、准备将、士卒军功计量,大头领雄伯南为总管,兼领副总指挥;…

“军务部管调度各营各处兵马,统一指挥出兵,大头领徐世英为总管……兼领副总指挥;

“刑律部修补新律,推行新律,监察民间刑诉,大头领崔肃臣为总管;

“屯田部继续都督原十余万屯田兵各处屯田事宜,相关律法人事归于军法部,黄大郎为分管;

“仓储后勤部管理各处地方仓储,多余官舍,弃业私舍、商铺,分发俸禄住宅奖赏,曹夕为总管;

“户部专职授田、均田,点验民籍军籍商籍,收拢田赋商税,点验军役劳役,邴元正为分管;

“蒙基部,专管各处少年孩童筑基、开蒙,同时设立各处学校,鼓励继续修行、学习……同时负责科考,公开选授官吏、军士,张世昭为分管;

“外事部,负责各路义军、诸侯联络商议,宣战议和劝降内应等事,谢鸣鹤为总管;

“水利道路部,整修水利,修缮官道官舍码头,协助监督军队、民夫运输,冯端为分管;

“内务部,监察地方,防范间谍渗入,镇压小股流窜盗匪、乱军,预防叛乱,张金树为分管;

“军械战马部,整修锻造军器军械军衣军中杂货,饲养购买战马、驮兽,张公慎为分管;

“玄道部,联络鼓励三一正教、四御正道,管理各处道观人员、产业,白金刚为分管;

“卫疫部,整备药材,组织医士、道人,治疗伤患、埋葬死者,防范病疫,庞金刚为分管。”

念完之后,魏玄定环顾四面,正色提醒表情不一的众人:“诸位,先仔细看清楚,可有哪里不妥,若有顾虑,现在可以寻自己同行台的大头领来说。而且这个名单并不是固定的,有不少任命是临时的,而且不少人是有兼任的,一打起来,一做起来,很可能便有变动,驻地也是……而若是没有顾虑,还是一刻钟后,大家就来举手!任命后,诸位总管、分管就要立即分担做事的!”

随着魏玄定坐下,场面居然跟之前李枢那次表决一样严肃,争论很多,但居然没有失去秩序。

但是又不一样,因为李枢那一次是随着时间流逝争论越来越大,这一次,却是很快就平息了下来,很显然,肯定是有一些分部的设立和任命是令人不满的,可面对这么大一个提案决议,尤其是张首席亲自提的决意,却也没有几个人真的能鼓起勇气来作新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