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陇上行(10)

黜龙 榴弹怕水 3973 字 11天前

“我赞同在河南设府,也赞同你李龙头当个几郡的家,因为确实到了这份上。”雄伯南正色道。“但我反对南北并立,因为黜龙帮必须要拧成一股绳,大家聚在一起,打一个名号,用一个说法,便是你们的旗帜,虽然颜色不同,但都是一个字……所以,设府的时候,都还必须要服从黜龙帮的大规矩,不能一分为二来!”

一瞬间,李枢复又内心欢喜起来,只是面色不显:“那就好,我只是忧心会有人多想。”

“多想什么?我倒是怕李龙头多想。”雄伯南不以为然道。

“我如何会多想?”李枢无语道。

“因为眼下局势,张三郎明显是能成事的那个,而李龙头你又不是没做过主,却失了郓城,败给了张须果。”雄伯南昂然来道。“所以,真要是说必须要服一个大规矩,有一个人站在最上头代表咱们帮,当这个帮里的核子,便只能是张三郎……大头领们来做论手也好,头领们一起商议也罢,都离不开这个结果……也只有这个结果之后,才好南北开什么堂、立什么府,否则,大家是不安的,也是不答应的。”

闻得此言,在座的其余几位头领各自心里一跳,如翟宽更是直接眼皮一跳,差点便要失态,所幸被黄俊汉给抓住了。

至于李枢,只是沉默以对。

就这样,雄伯南喝了一顿酒,稍作歇息,便也告辞,然后自行往北面去了。

李枢这边,自己也说不准自己到底是喜还是忧,当天与几位头领送雄伯南离开,然后几位头领自是本地周边,也多趁势散场,他本人却是径直来仓城的一处寻常公房小院,来寻帮内寻常护法张大宣……或者干脆点,张世昭好了。

“所以,你是觉得丢了面子?”春暖气开,张世昭只在院中吐了芽的树下坐着招待对方,听完以后,面色丝毫不变。

“当然不是。”李枢坐在旁边言道。“一来,雄天王的脾气性情人尽皆知,他这么说坦坦荡荡,毫无私心,我的确无话可说;二来,我也不是那么务虚之人……只是,我现在心里有些计较不清楚。”

“担心失了名,进而失了实?”张世昭一语道破。

“就是这个意思。”李枢感慨道。“张行渡河走后,我总觉得自己过于蝇营狗苟了,想振作起来,结果他这边一得胜,我这边不免再起阴私之心,说句难听的话,就是怕张三郎一发不可收拾起来,我从此失了那份野望。”

张世昭失笑:“你这人,都说你才思敏捷,是个谋略深厚的主,怎么关键事宜还没有一个江湖豪客看的清楚?你有没有野望,起没起阴私之心算个屁!名实这个东西是你说了算吗?人家雄伯南都说的那么清楚了,你丢了名,是因为你打败了仗,张行打赢了仗;你还能握住一定的实务,是因为你建帮有功,没有犯下根本性的大错……”

李枢长吁短叹不止。

“所以,要我说,你来我这这个教书匠、筑基师这里,其实只是想借我当年的名头,让我替你占卜一二,求个心安,是也不是?”张世昭继续捻须来问。

“是。”李枢干脆承认。“张公,你跟我说实话,我还有机会吗?薛常雄败的太快了!张行赢得也太快了!嬴一场历山,颠倒左右,再赢一场马脸河,便要自居其上了……若是再赢一场,我不如早日投子认输……”

“只来问我,我实话实话,却觉得他下一场大战十之八九要输。”张世昭忽然打断对方。

李枢则愕然当场。

“当然,是大战,不是什么走马跑地,一郡半州的小战。”张世昭补充了一句。

“张公是觉得我这人没什么可救的了,所以随口戏弄我?”李枢反应过来,一时有些生气,又觉得有些好笑,还有些凄凉。

“我是认真的。”张世昭恳切来言。“我问你,历山为什么能赢?”

“因为……因为张三郎力挽狂澜,以逸待劳。”

“是。”张世昭面无表情,立即点头,顺便抄手拢袖。“但也是因为黜龙帮上下,皆是河北、东境出身,此两地,无论官吏、豪杰、百姓,都恨透了大魏朝廷,所以张三郎振臂一呼,他们愿意再去拼命一战;

“还有张须果,咱们此时说句事后白帝爷的话,也是东境人心不在魏,他的齐郡官军里,东都来的关陇子弟跟东境本地的豪杰他张须果一人根本弥合不起来;

“最后,朝廷的三路兵马,理论上战力最强的韩引弓一路却在沿途做政治交易、劫掠地方、收买部众、排除异己,结果陷到了泥潭里,坐视张须果独立来战,一败涂地。”

“是这样的。”李枢点头之余又有些焦躁。“这都是说烂了的。”

“那马脸河为什么能赢?”张世昭混不在意对方态度,平淡反问。

“因为张三郎果断!”李枢毫不犹豫给出了答案。“太果断了!而且真的是能聚集力量,用在刀刃上……整编二十五营这个事情,我一个年节是真做不来的,因为陈斌来降,立即决定总攻的魄力也不是我能做的。”

“还是那个说法,张三郎的本事是他本事,但也不能忽略了别处。”张世昭继续从容言道。“河北是国家重地,但骨子里还是人心不服魏……薛常雄空有大军,却上不能上,下不能下,也为此不能团结人心,地方官吏更是宛如一盘散沙,军中看起来雄壮,居然也早早是一盘散沙,陈斌这种出身的人都能反,还能指望什么?”

“所以呢……这又如何?”李枢愈发焦躁。

“这又如何?”张世昭坐在椅子上,终于微微叹气。“你还没想明白吗?张行之所以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因为他是在大河下游,这个朝廷力量最薄弱的地方,是那位圣人弃了天下后,朝廷力量自然消散的地方……是此消彼长,是反魏潮起,大魏潮落。”

“照阁下这么说,难道大魏还有潮起的机会?”李枢摇头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