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六十八 修路是百年大计

万历1592 御炎 1113 字 2022-09-19

萧如薰在北边除害,他们在南边除害,为了大秦人民的美好生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大秦人民会记住他们,然后很快忘掉。

攻击察合台叶尔羌两国以及乌斯藏的时候,获得了五十多万口众,这些口众也被安排了各种苦力建设运动,多亏了他们,那些地方的城池才得以快速建立,才让这些地方具备了基础的生活人的条件。

萧如薰发现现在这些地方还没有想象中生态环境那么糟糕,当然若要控制起来,也没有那么容易。

地图上所看的国家疆域图其实一般都是一个大而化之的概念,真正掌握的地方一定要有人居住,要有行政设置和一系列的建设。

这对于广大贫困少人地区来说是很难的,青海西藏和新疆一带,想要完全掌握一点都不容易。

对于古代中国而言,就算是传统核心地带,也就是秦国统一之后的那一块疆域的完全掌控都要到清朝去了。

更不要说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开发都是在清朝中后期,而在此之前,所谓的掌控和疆域划分大部分都是看驻军位置,或者是所谓的羁糜统治,不收税,不压迫,不干预,所谓的三不统治。

古时候人们掌握一块新开拓的土地是很困难的事情,可以说江南地区的开发都要到宋朝以后了,而唐朝以前是关中时代,开拓一块区域往往需要几百年的时间。

不要看地图上画得那么大,其实掌控不是那么回事儿。

明初,对奴儿干都司等东北一大片土地的掌控是很有限的,基本上所有的军事卫所和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沿着河流分布,河流两岸建设了一系列的军事卫所,沿着松花江和黑龙江河流两岸建设卫所和控制,一直延续到今库页岛。

河流意味着水源补给,意味着交通顺畅,意味着有水可以浇灌土地,意味着可以种植粮食生存下来。

不能长粮食的地方是不能生存的,现在也是一样。

萧如薰攻略了这些土地,这些土地大部分都是无人区,有人那也是流动性很强,这些年在这里,那些年在那里,攻略是攻略了,但是这些长不出粮食的地方,又该如何治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