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六十六 拉拢

万历1592 御炎 1119 字 2022-09-19

没错,眼下问题的症结所在就是解决事件之后的分赃问题,说穿了,若要能解决分赃的问题,那么无论是山西大同的赈灾还是京察还是权力的争斗都能妥善地按照沈一贯的想法解决,沈一贯将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明首辅、执掌帝国权柄之人。

而蔡国珍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呢?

很简单,入阁。

蔡国珍是江西派系的元老级人物,是后严嵩时代江西派系最拿得出手的人物之一,严嵩时代因为严嵩的倒行逆施,使得江西派系受到很多的诟病,以至于身为江西人的蔡国珍为了避免沾染上严嵩的关系而自请外放南京做闲官,而当时,他才二十七岁。

事实证明,蔡国珍的选择是对的,他付出了一些岁月的代价之后,换来的是后严嵩时代江西派系对他不遗余力的推动和支持,最终使他进入了帝国最高决策圈子。

但是,他有一个非常致命的弱点,他不是翰林出身。

这一点和宋应昌还有石星都是一样的,属于业务水平可以但是出身不好的一类人,做到顶也就只能做尚书,而做不了阁老,这也不知道是多少非翰林出身的尚书们终生的遗憾。

蔡国珍垂垂老矣,临致仕之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入阁,哪怕只是短短的一段时间也好,也算是个阁老,以阁老的身份退休,那是多么大的荣耀?

之前皇帝下令推举阁臣的时候,蔡国珍就起了心思,后来,他又从自己的秘密渠道得知那天以后沈一贯曾经请石星和宋应昌到他的府邸里面聚餐,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但是随后的几次碰头会当中,石星旗帜鲜明的支持沈一贯,而宋应昌虽然话不多,但是似乎也站到了沈一贯那边。

不是出于自身利益的那种暂时的合作,倒像是……同盟了。

沈一贯用什么理由拉拢了这两个看似不重要实则在关键时刻有奇效的人呢?

除了入阁,蔡国珍想不到任何方式。

他敏锐的意识到,沈一贯正在试图用自己的方式组建属于自己的一届内阁,就是那种为自己马首是瞻的实权内阁群体,而不是类似于赵志皋这种纸糊的首辅率领的各行其是的辅臣们,赵志皋内阁也就是个空架子,这位老先生根本没有驭下的能力和决心,但是沈一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