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二 船

万历1592 御炎 1051 字 2022-09-19

萧如薰为了锻炼水师的战斗力,就主动承担了剿灭海盗的任务,在三年的战斗中不断打磨水师的战斗力,扩充水师的规模,终于建立起了一支不怵西班牙人的、能和他们正面交战的水师。

在明初以及郑和大航海时代,明军主力战舰的吨位达到了两千五百吨左右,最大的战船尺寸比现在的一个标准足球场还要大,是当之无愧的海洋巨无霸。

但是时光飞逝,到了明末,明军造船技术不进反退,萧如薰接手的战舰里面,没有一艘超过四百吨。

为此,明廷留给萧如薰的一百多艘战船全部都被萧如薰打为辅舰,进行船身改造,撤下破旧的旧帆,换上高质量的新帆,然后船身两侧增加船桨,增加炮口,去掉所有不需要的武装,变成可以快速行进的火力炮船。

然后就在目前的技术范围内,萧如薰责成自己的造船厂尽力制造大帆船,制造多层甲板,以增加战斗兵员和火炮的数量,虽然很可惜的是当初郑和船队所使用的远洋船只的造船技术大多失传,这让萧如薰感到万分可惜。

在船帆的选择上,萧如薰依然选择使用中式的硬帆,而没有选择使用软帆,不是说没有研究,和海盗战斗的时候,萧如薰俘获了不止一艘西式软帆船,进行了一些研究,然后拆掉了。

对比一下,在现有的条件下,萧如薰果断选择硬帆,抛弃了软帆。

倒是在另外一个造船厂里面,建造需要远洋驶往欧洲的商船的时候,部分船只则采用了西式软帆的结构制造。

军用战船基本上全是硬帆结构,需要的水手少,收放的时候也不会造成水手的大量死亡,更重要的是萧如薰目前还没有办法制造更大一些的战船。

他麾下战船目前最大的只有大约七百吨的吃水量,比目前明军的战舰大一倍左右,但是根本无法和明初的主力战舰相比较,为了尽快形成海上战斗力,锻炼海军,萧如薰没有足够的时间让造船师傅们逆向摸索宝船的建造技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