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六十七 承和之治(四)

贞观攻略 御炎 1904 字 2022-09-19

波斯小皇帝已经被吓尿了,突然间听到了大唐的交涉,对此感到不能更加满意了,所以没有丝毫折扣的接受了这个条件,波斯小皇帝下令在边境那个范围内设置重兵守卫,绝对不让任何一个波斯人越过那里进入唐国边境,但是军队内部都知道,一旦那些难民突破了边防,他们不能追击,否则大唐军队可以使用武力保护那些难民。

那些难民已经和大唐串联在一起了,已经有三千多人加入了唐国国籍,听说已经被分配了土地和城池,还有人被授予了官职,免除三年赋税,让他们自己发展,过日子去,不少士兵都暗自羡慕,可是那些人是拖家带口过去的,已经了无牵挂,不像他们,还有家有口的,都在内地住着,想要离开这里,难上加难。

在那之后的几年里面,一直到李承乾登基之前,波唐边境都保持着一种莫名的默契,只要波斯东逃的难民进入了大唐边境往西十里的区域范围里面,就等于是进入了大唐的保护区域,大唐的巡逻队可以保护他们进入大唐的国土,送到波斯人聚居的城池里面安居,分给土地等等,但是如果进不了那个区域,就算还有一厘米,就算大唐军人就在那条线边上站着,也不能越界拯救那些波斯东逃难民。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流言在波斯东部边界区域悄悄流传起来,波斯那些东逃成功的难民已经在唐国安居乐业,并且生活的还不错,唐国政府专门给他们安排了一座城池,安排了一些老师,教导他们学习汉话,写汉字,穿汉人的衣服,用汉人的头饰,学习汉人的一切,用来融入大唐的社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唐人,以后还可以参加一个什么考试,然后可以当官!

波斯帝国并没有因为大唐的警告就收手,和罗马的战争时不时的来上一场,整个国家不断的征兆壮丁进入军队,然后送上战场做炮灰,和精锐的罗马军团拼命战斗,为了支持战争,不断的增加赋税,不断的增加收缴内容,让波斯人本就困苦的生活更加难以为继,更兼流言都传播,越来越多的波斯人打算冒着生命危险穿过那条边界,奔向自由的彼岸。

因为梦想的唐国在东边,所以,他们把这样的行为称之为东逃。

东逃的行为从贞观十七年开始经常发生,到了三年后的贞观二十年,已经累计有一万三千五百六十七个东逃者成功越过波唐边界进入大唐的国土,然后被送到专门为波斯东逃者建立的城池居住,生活,然后开坑周围的荒地,种植粮食和水果等农作物,当然也有更多人种植经济作物等等。

做太子的时候,李承乾就通过李二陛下给他审阅的奏折里面了解到了波斯东逃者的存在,但是他就很感兴趣,因为苏宁说过,波斯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到时候那么大一片土地那么多的人口,如果我们不拿下,难道就要便宜了罗马人吗?不可能的事情,大唐必须要做好吞并波斯和治理波斯人的准备,波斯人聚居的城池就是一个实验基地,从那里获得治理波斯人和同化波斯人的经验,运用到日后的治理中。

李承乾查阅了很多资料,一方面对波斯东逃者有些同情,一方面也对此感到有兴趣,觉得这一点稍微有些棘手,因为在大唐内部,尤其是在安西军内部,对于当初李二陛下和波斯皇帝签订的这个条约觉得有些不理解,为什么要设立一个这样的区域,让波斯军队把边界封锁,不让那些可怜人来大唐这里,而要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杀死,或者是被饿死,冻死……

当初的那个副将在一年之后被人发现服毒自杀在军营里面,震惊了整个安西都护府,也在整个军队里面产生了很严重的影响,军人们尤其是边防军,虽然是一轮一轮的轮换对调,可是这正好给了几乎所有安西军了解波唐边境发生的那些事情的机会,几乎整个安西军,包括安西都护府和那些地方政府都对这个条约颇有微辞。

李二陛下退位了,去三原县过舒服日子了,但是却把这样一个烂摊子留给了自己,李承乾心慕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开皇之治,包括被文人们颂扬为贞观之治的他父亲的贞观时代,他暗自发誓,一定要让自己的年号也成为历史上的一个闪光点,承和之治,或者是承和盛世,一定要这样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