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三十五 定位

贞观攻略 御炎 1794 字 2022-09-19

咦?

苏宁突然有一个想法冒了出来,好像有点儿无耻,工作量也不小,但是吧,要是真的可以的话,似乎对于自己的地位提升有很高的作用,毕竟这个时期,自己年纪小,没有登堂入室的资本,但是如果做成了这件事情,这个资本也就具备了,到时候也可以博得一些美名,对于今后的仕途有很好的作用。

距离正式行冠礼还有五年,五年的时间,应该足够了,相信这部书若是成了,自己的地位将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宠臣,一个类似于小孩子一样的玩物,而是一个有着独立人格和地位的千古名臣了。

地位就是这样来的。

反正神机在手,这一点不成问题,不过还是要了解一些历史的,要不然面对着别人的疑惑和质问,自己将无法回答,之所以这本书写了二十年才写完,就是因为考据历史是一件又费神又费心的事情,耗费时间长不说,效率还极其低下,这本书的成书,一定要放缓,五年是最少的了,低于五年,那是绝对不行的。

为了干这个,似乎也要开始读书了,就算是做做样子也要做出来,否则的话,还真不好应对天下悠悠之口,因为自己之前的情况,实在是有些锋芒毕露了,李二陛下给的伴读位置,不仅没有让自己休养生息,反而是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说是历练修身养性,其实还是要命的节奏,无论如何,也要隐蔽一段时间,著书立说,改变自己的定位。

苏宁知道自己目前在很多人眼里都只是一个宠臣弄臣而已,不说他们不知道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在他们的眼里,自己没有一点儿地位,只是靠着皇帝的宠爱而立身,根本不具备登堂入室的资格,虽然自己也表现出了军事能力和很强的性格,但是终究不入主流人群之眼,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小小年纪却锋芒毕露,定然是昙花一现之格局。

苏宁可不这么认为,自己的名望在军中和民间都是很高的,民间因为军事大学和高产作物的影响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而在军中也因为战功和军事大学的建立而拥有了很高的话语权,唯独在朝堂和文人中间,虽然自己的诗词和书法相当优秀,外面无数人求之不得,但是,终究不是大道。

正如人们所认同的,好的诗词终究是小道,治国安邦方为答道,写几首诗写几首词算不得什么,只有编纂学术书籍,纵论古今,才能获得正统的文坛地位,要得到文人的认同,以至于为未来的某些事情做规划,就不得不走这一步,今后,要以功绩为辅,少做朝堂的事情,多做文化上的事情。

当初破获了李建成地下反抗集团谋反大案之后,苏宁曾经发誓要远离朝堂,走军事路线,但是到现在苏宁才愕然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完全脱离朝堂而依附于军中,至少在如今,在军事大学羽翼丰满之前,军事力量还没有和政治力量分庭抗礼的真正实力,要想脱离政治而走独立的军事路线,将朝堂与军事隔离开来的参谋本部的成立就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军政分开是一个政府走向成熟和稳定的标志,但是长期以来中国政府都做不到这一点,不是以文人统军,就是以军人统治政府,结果不是为外族所灭,就是军阀割据的军政府建立,军政分离在中国古代是一个没有办法完成的事情,因为古代精英们想不出将军事和政治完全隔离开来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