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五十四 帝国战车还在前进,但也并非毫无波折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1596 字 2022-09-19

“若是治疗失败,父亲就不好了,若不治疗,父亲还能继续活,我只想让父亲活的更长久一些,华大医,我不能让父亲冒险。”

华佗无奈叹息,不再进行劝说的尝试。

于是不久之后,曹操再一次发病,这一次,他没有扛过去,终年六十六岁。

魏帝国仅存的一位三公级别的官员又一次病逝,这一回朝堂上的震动比之前蔡邕过世要大一些。

蔡邕名声大地位高,但终究没有什么权势,曹操却是实打实掌握了内阁权势十几年的高级官员,在朝中底蕴深厚,科举时代以前,也是有一些故吏为他奔走的。

科举时代到来,科举时代以前的门生故吏关系一次性清算完毕。

但是过往的一些情分大家还是记在心中,被曹操提携过的官员为数不少,之后贪慕曹操的权势主动接近他的也不少。

这些人都是广义上属于曹操的政治势力,曹操病逝了,于情于理他们也该来给曹操送别,同时见一见曹操的继承人曹昂。

当然,这时就没有前汉那种举主过世故吏戴孝的必要了,也没有把这层关系转移到下一代的必要,只是一种礼节性的告慰。

曹操没了,内阁首辅现在是满宠。

他们想要获得一样的政治地位,需要积极靠拢满宠,而不是继续靠拢无法把尊荣维持到第三代权力核心的曹氏。

更何况曹氏眼下最高职位的官员就是在内阁做辅臣的曹昂,至于曹昂什么时候能走到曹操的那个地步,可就不好说了。

大家来送一程,也算是全了之前曹操对他们的提携之恩。

曹操为官数十载,从前汉入魏,作为太上皇郭鹏的妻兄,与之从小就有好的关系。

后来加入郭魏政权,历任国相、郡守、州刺史、内阁首辅等官职,深耕郭魏官场二十余年,没有犯过大的政治错误,一路有惊无险的走下来,自有一份传奇的味道在里面。

能走到这个地步,自然是曹操的本领,是他的政治智慧,是他谨小慎微的处事态度。

他在地方安定百姓,为冀州战后的平复立功很大,在中央执掌内阁大权,为魏帝国政令通达立下很大功劳,总体来说,是一个优秀的官员。

于是太上皇郭鹏和皇帝郭瑾携带家人一起参加了曹操的葬礼,之后太上皇郭鹏亲自给曹操拟定谥号,谥曰【敬】。

曹操的政治遗产大部分都归属了曹昂,其他的被他的几个儿子均分,曹丕和曹植得到了职位的升迁,曹彰也得到了军职的提升。

不过对于曹家的几个孩子来说,或许曹操能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没能在曹操在世的时候赶回来的曹冲之而言,或许更是如此。

曹冲之接到曹昂的信件之后就紧赶慢赶的往回赶,他当时正在罗马首都,一路往回赶。

本来时间是够的,结果不幸遇到了海上风暴,船只在印度地区搁浅,幸亏得到了郭珺的帮助才得以重新上路,但是耽误了时间。

等他回来的时候,曹操已经在谯县老家安葬了。

曹冲之只能对着父亲的坟墓痛哭出声,哭到昏厥也不能抚平心中的遗憾与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