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六十六 司马懿忧心忡忡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1601 字 2022-09-19

在这样的事情发生之前? 他们已经提前完成了朝廷布置的任务? 做好了应对冲击的准备。

该说不说,要不是朝廷提前通知他们做好准备,要是现在才开始做准备,北庭都护府和安南都护府的情况要比现在糟糕得多。

尽管做了准备,可还是有诸多店铺经营不下去而倒闭。

可想而知? 要是没有之前的准备? 现在倒闭的店铺要多得多得多。

诸葛亮那边是郭鹏抵达的之后告诉他的? 诸葛亮自己也预料到了些许的情况。

司马懿也一样聪明? 从蛛丝马迹中推断出了危机即将到来,之后又得到了朝廷的警告,便着手准备限制商业。

两人的手段并不一样。

发展商业很困难? 要从头开始,带上轨道了就轻松一些,限制商业也是同样的,下令各地驳回开店申请,还要关掉部分店铺,这执行下去也是困难重重。

和山北道的北庭都护府比起来,山南道的绿洲数量多一些,但是也更为破碎,发展农业的难度更大,更需要依靠商业发展经济。

加上司马懿的紧迫感和焦虑感,他发展起来比诸葛亮还要努力,还要激进。

当初司马懿得知诸葛亮那边的赋税收入比他高,他更是决定采用了诸葛亮的发展模式,也大力发展服务型城市,吸引更多的商队走山南道而不是山北道。

他焦急的追赶着诸葛亮的步伐,生怕自己被他甩下太远。

结果危机来临之前,他面临的局势比诸葛亮面临的局势要更加险峻。

驳回申请倒不难,直接不批复,就能堵住那些人。

他们不管怎么闹,没有官府的允许也是不能办设商铺的,贷款也没有办下去,没有利益关系,最多是红眼睛红一会儿,就好了。

但是要把那些已经被允许办设的商铺关闭掉,那还真不容易。

尤其是那些刚刚申请成功,拿到贷款还投入自己的存款,把店铺开办起来准备营业或者刚刚营业的那些小型商铺,你现在说他不符合标准,要关闭,那简直就是在要他们的命。

刚刚把店铺开了,该投入的都投入了,还没赚钱呢,你说不给开了?

你这不是在草菅人命吗?

一家两家,这些人势力微小,尚且不敢和官府对着干,现在数量一多,几十家小商户一起被威胁了,那还得了?

你说关就关?

有你这样做的吗?

不关!就是不关!

这帮人也是倔脾气上来,人数一多就不惧官府,相关官员被派去执行任务的时候,对方叫来七大姑八大姨街坊邻居什么的几十上百号人堵在那儿堵着,愣是没让那些官员和吏员前进一步。

好说歹说没用,文的眼看是行不通了,各地官员头大如斗,不知道该怎么办,纷纷把消息汇报给了司马懿。

司马懿也是头大如斗。

他很清楚这件事情的紧迫性,要是现在不关,现在不能及时止损,等到时候资金消耗光了再倒闭,那就是一大笔财政黑洞了。

这些办设小商铺的人大部分都是借了贷款的,贷款赔光了,财政部也要找他司马懿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