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一十一 士人们对此眉头紧锁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1247 字 2022-09-19

“这一点,你们都可以放心,文举有御街夸官,武举也有,文举和武举都属于科举考试的范畴,所以文举和武举一起进行,一起选拔人才,一起接受表彰,不分高下,朝廷一样重视。”

得到了郭鹏的明确回应,军队将领们就觉得很满意。

然后就开始商讨该如何制定武举考试的规矩。

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讨论着讨论着,就谈论出了一个初步的规范出来。

比如不能只考一场,要考好几场。

军事人才,自身的身体素质肯定要过得去,所以这初场要测试武艺,内容包括马弓、步弓及长刀劈砍、长矛突刺和赤手空拳肉搏等项目。

二场考试则测试军阵、攻坚、夜袭等各类战术战法。

三场考试是笔试,各自论述自己对兵法、天文、地理等情况对战争的影响和自己的应对策略之类的。

最后三场考试综合评断,计算总分,根据总分择优录取。

分数高的可以录取,分数低的就没办法录取,继续等待来年下一场考试,就那么简单。

扩大招生之后,首阳山讲武堂毕业的学生数量也要大大增加,引入淘汰机制增强竞争性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对此,郭某人毫不含糊。

皇帝都发话了,底下人再怎么讨论结果也都是一样的,所以大家干脆就不讨论大方向,开始对一些细节上的东西进行商量。

郭鹏的习惯,把细节扣到极致,只要我把细节做的足够好,你违反规则的难度就越大,每发现一个,我还能填补一个,那效率就相当高了。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朝堂上开始对科举考试展开了热烈的议论和商讨。

寒门官员和黎庶官员的讨论热度尤其之大,大家都在商讨这样的科举考试能选拔出什么样的人才来。

人数占比大大下降的士人官员们则显得忧心忡忡。

他们当然很少关注武举,主要把精力集中在文举。

本想着利用考试内容把持名额,以此继续增加士人官员的数量,可谁曾想,皇帝居然引入了那么多考试的不同内容。

又是农业,又是灾害,又是数学,甚至还有身体素质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