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五十九 诸葛亮心里有些刺痛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1224 字 2022-09-19

“其实也不是不好,咱们也不会饿肚子,有些时候能吃到两顿干的,虽然吃两顿干饭的日子不多就是了,但是咱们大家伙儿也很满足了。

用盐水拌拌麦饭其实也不难吃,但就是盐水有点少,饭都拌不湿,没什么味道,不过总归还是有饭吃的,不是没饭吃,有饭吃。”

汉子露出憨憨的笑容:“要是能多给点盐水,咱们吃起来也舒服一些,干的活也能多一些。”

看到汉子憨憨的笑容,诸葛亮忽然觉得自己的喉咙有点干涩,有些想说的话不知为何却说不出口。

顿了一会儿,诸葛亮开口了。

“好,交给我,我去跟他们说,让他们多给你们一些盐水,放心吧。”

诸葛亮安抚了这个庄稼汉子,汉子憨憨地笑着,对着诸葛亮好一阵感谢。

回到县衙之后,诸葛亮陷入了沉思。

他清楚记得自己曾经亲自带领一批壮丁,送他们去玉门关附近的筑路工地,正好还拜见了当时正在工地上协助办事的镇西将军曹仁。

当时他记得很清楚,曹仁留他吃了一顿饭,吃的还不错,麦饭,还有酱菜。

曹仁告诉他,说郭鹏给这些筑路壮丁的伙食标准是一天三顿饭,一顿稀的两顿干的。

平时吃盐菜、酱菜,然后每五天给一顿肉吃,算是补充补充肚子里的油水,长长力气。

而且凡是来干活儿的都管饭,强壮的女子和一定年岁的孩子也管,这样能在农闲时节给当地百姓减少一些负担。

这是皇帝特批经费,给这些为了国家筑路的壮丁的一些恩德。

诸葛亮还特意询问,问是不是全国统一标准,曹仁给与了肯定的回答,说这就是全国统一标准。

筑路工地上的工人因为是大体力活,所以是给三顿饭,每五天一顿肉的待遇,是皇帝亲自规定下发地方要求执行的。

当时诸葛亮还感叹皇帝的恩德之光已经照耀到了帝国西陲边境了。

结果现在忽然发现,情况好像并非如此。

皇帝的意志是很明确的,可是当执行的时候,却出了一些问题。

为什么曹仁所在的工地就能按照标准吃到三顿饭,还能出到五天一顿肉,而他送去其他地方工地的壮丁就吃不到呢?

盐水拌饭,这是什么操作?

盐水都给不给够?